青島日報8月24日4版
饅頭玉米餅變小了 蔬菜吃多少取多少
機關食堂“雙減”對浪費說“不”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工作日中午,在某機關單位食堂,記者看到,用餐人員餐后基本做到了“光盤”。如今,機關食堂里“光盤行動”蔚然成風,“少拿點兒”“吃不完浪費”的觀念已深植機關干部職工的心中。不光“臺前”避免浪費,在后廚,也有很多新的“光盤舉措”。
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印發通知加強公務活動用餐管理,引導科學文明就餐,培養節約習慣,避免“舌尖上的浪費”。各機關食堂立即行動,各出“奇招”,采用各種措施帶頭引領“光盤”行動。如,在市城市管理局食堂,饅頭、玉米餅等面食主食,都制作成了小個;原來蔬菜由食堂師傅打菜,現在改為個人按照自己的食量自取,“吃多少打多少”。市城市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楊碩介紹,“光盤”行動實施一周以來,食堂實現了“雙減”,一是食材減量四分之一,二是餐廚垃圾減量三分之二。在市南區機關食堂后廚,記者看到垃圾收運車正在收運廚余垃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食堂2000多人用餐,每天產生的廚余垃圾只有兩桶左右。市北區機關食堂發明了節油小妙招,利用瀝油桶每天可節油約一公斤,一個月就能節約下500元錢。
在市市場監管局職工食堂,記者發現,原來直徑1.2米的大鍋已經“下崗”,取而代之的是一口口直徑50厘米的小鍋。食堂管理員李文昌告訴記者,“以前每個菜都是一次性做好,但是量不好控制,無形之中容易做多,就形成了浪費;現在我們每個菜都是先做好70%的量,后面30%根據就餐人數等定時定量。”李文昌說,自從使用這種分次炒的方式,肉、魚類食材節省了10%,蔬菜節省了15%,而且大家幾乎都能“光盤”。(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春曉)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