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就要到啦!
一年一度吃湯圓的日子到啦!
人們常說
過完正月十五,才算真的過完年
關于元宵節,你了解多少呢?
今天跟隨觀海君來了解一下元宵節的來歷與風俗吧~

正月十五為何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
古人稱夜為“宵”,
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元宵節的習俗有什么呢?
1、吃“元宵”

2、“送花燈”

膠州大沽河旅游度假區內,迎春燈會已經已經早早布置完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羅震 攝
3、舞龍舞獅

村民在表演舞龍。新華社記者 武殿森 攝
4、猜燈謎
2月25日,臺東首屆民俗文化街開啟,市民在現場參與競猜燈謎互動。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柳棟 攝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
踩高蹺,祭門、祭戶,照月光、照井水,晚睡等諸多有趣習俗。

由于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
所以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是什么?
簡單來說,
元宵是“滾”出來的,
湯圓則是“包”出來的。

北方的元宵呢,
是把一塊方形的小面團蘸上水放到盛有糯米粉的笸籮里反復“滾”,
滾來滾去就滾出了“元宵”。
盤餡兒,滾元宵,今天帶你一起看看手工元宵是如何做出來的。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梁睿
而南方的湯圓呢,
是有“餡”的,將糯米粉和成團,
再將餡包入一個個醒好的面團里,包著包著就包出了“湯圓”。
但無論是“元宵”,還是“湯圓”,
從源頭上都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
闔家幸福、團團圓圓

甜口VS咸口?
有關湯圓的甜口和咸口之爭
一直都是這些年湯圓食客屆的經典辯論話題

甜口黨主要以黑芝麻湯圓、豆沙湯圓為代表,
咸口黨則主要以鮮肉湯圓為代表。

兩方博弈間,湯圓多了更多的口味。
比如,黃豆、棗泥、桂花、玫瑰、水果、八寶餡,
還有海鮮、鮮肉、香菇油菜、藥膳型的雞腿蘑菇等等
湯圓竟然有這么多口味了嗎?
看得觀海君都要流口水了!

孤陋寡聞的觀海君最近才知道,
這么多口味在青島這家地道的手工制作湯圓店—
“大老李”湯圓店就可以吃到!
(芝麻餡豆沙餡花生餡,樣樣經典!這碗27歲的湯圓“甜蜜”青島幾代人)

“大老李”湯圓店顧客絡繹不絕。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鐘尚蕾 攝
對于老青島人來說,
“27歲”的“大老李”可謂是幾代人的回憶。
尤其是他們家的“芝麻餡”湯圓,
“把老青島人的胃拿捏得很到位”
不少人都是大老遠專程開車過來買,
一買就是十多斤,
最多的一次買走二三百斤……

除了以上這些口味,觀海君這兩天還在熱搜上看到:
①#醋味元宵#
這是山西太原某老字號推出的老陳醋餡的元宵
據說,醋味元宵從2010年就開始銷售了,
用的是8年老陳醋,一經推出就十分受歡迎
現在每年能賣3000斤……
好多網友表示想嘗試,很期待

觀海君感嘆,
山西人愛吃醋到如此程度了嗎!

②#辣條餡元宵#

2月24日,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縣,一家辣條廠的工人們在廠區內制作“辣條元宵”,每個元宵里都包著切碎的辣條。
工人們用辣條與面團圍成了一個直徑近1米的巨型元宵。微博@麻辣王子地道辣條
有網友感覺是黑暗料理,但是很想嘗嘗

你們吃過醋味元宵、辣條餡元宵嗎?
覺得味道如何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觀海君綜合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豆瓣、搜狐網、梨視頻等平臺。
注:本文部分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