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5日訊 寶黛共讀西廂、崔夫人拷紅、劉關張三顧茅廬……一張張文人畫在絹布上細細畫就,構成了“張燈結彩”的“彩”字。在膠州市博物館(大沽河博物館),“一燈一世界”晚清民國紗燈畫展正在展覽中,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觀賞。

什么是“紗燈畫”?“艷艷燈籠高高掛,唯求福祉百萬年”,燈籠高掛,為求熱烈吉祥。明清時,能詩善畫的文人雅士尚覺燈籠制作簡單,燈面單調,沒有遐想和品味的余地,嘗試在絹紗燈屏上描繪各色圖案,紗燈畫由此誕生。
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紗燈畫的制作過程繁瑣,從構思到制成,需經制絹、構圖、勾線、填色、裱糊等多道工序。伴隨時代變遷,紗燈畫的制作工藝和繪制手法瀕臨失傳,這一傳統手工藝品越來越少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因而對紗燈畫的傳承保護顯得尤為重要。
據悉,本次展覽展示晚清至民國時期的紗燈畫200余幅,主要由李滄區文物保護中心從民間搜集,進行修復,其中也有一些現代復制品,一起在膠州市博物館(大沽河博物館)進行展出。紗燈畫畫面內容以山水人物和戲曲故事為主,包括三國故事、西廂記、紅樓夢、西游記、文人故事等,展期為2021年2月19日—3月31日。

同時,在膠州市文化館,“上合有約·金牛賀歲”中國高校生肖設計大賽作品展也于近日啟幕。來自全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師生和國內外設計師,以現代創意詮釋生肖文化,設計了許多形態多樣、妙趣橫生的作品,讓市民游客大飽眼福。


(圖為紗燈畫修復前、修復后)
膠州市文化館工作人員介紹,中國高校生肖設計大賽旨在傳承東方文化、鼓勵原創設計。推動大學生將創意之思與生活之用相結合,為傳承發揚生肖文化凝聚新生代設計力量。大賽發起人張培源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截至目前,中國高校生肖設計大賽已經連續舉辦七年,在全國50多所高校、博物館、美術館巡展。
本屆大賽以結合牛年生肖形象和文化元素為創作來源,共收到全國300所高校的參賽作品7000余件,國內外著名設計師、漫畫家365人的特邀作品500多件。參賽院校包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等知名設計院校。國際特邀作品來自美國、英國、意大利、俄羅斯等20個國家和地區。據悉,展覽活動將持續展出到3月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羅震 文/圖)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