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世界最耀眼的投資產品,恐怕要數比特幣了。2月21日,比特幣價格一度突破5.8萬美元,創造歷史記錄,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不過,僅在24小時內,比特幣行情便上演“過山車”的戲碼,一度跌至4.6萬美元,49萬幣民爆倉。如此暴漲暴跌,也引發投資者對“幣圈”的好奇與關注。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為你帶來比特幣玩家的故事,找尋比特幣的“前世今生”。
/ 背景 /
暴漲暴跌的過山車行情
最近一段時間,比特幣的行情真的可以用“上躥下跳”來形容。自去年12月中旬,比特幣突破2萬美元后,一路狂飆,今年1月2日沖破3萬美元,1月8日比特幣達到4萬美元,此后便一直小幅波動。2月21日凌晨,比特幣價格一度超過5.8萬美元(約合37.5萬元人民幣),也是有史以來1個比特幣價格首次超過1公斤黃金的價格。不過好景不長,從本周一開始,其價格就從最高的5.8萬美元持續下跌,一度跌到4.5萬美元,最大跌幅超過20%。
據比特幣家園數據顯示,僅24小時內,數字貨幣合約共爆倉299億人民幣,涉及幣民49萬多人。截至25日12點,比特幣價格在5.05萬美元左右。
業內消息稱,這或許是特斯拉CEO馬斯克“多嘴”惹的禍。2月中旬,特斯拉透露購買了價值15億美元的比特幣。馬斯克甚至將自己的推特頭像改為了有比特幣元素的圖案。這或許刺激了比特幣進一步大漲。然而,上周末馬斯克又表示,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價格“看起來確實很高”。這被視為比特幣在接下來兩天持續下跌的原因。
/ 挖礦 /
開“礦廠”3年 2016年時退場
“若知道現在比特幣已經四五萬元一個,也許我當時不會輕易離場。”曾經的比特幣玩家吳越(化名)說道。2013年大學畢業,學習網絡工程專業的吳越和兩個伙伴搞起了“挖礦”事業,投資比特幣。“現在想想,當時很大膽,我們三個人一家出了5萬,租了個房子,配置了一批高性能的電腦,建立了所謂的‘礦廠’。”吳越介紹說,理論上講,只要有一臺電腦就能挖礦,可現實中,為了提高運算能力,必須花錢配置最高級的顯卡、主板。“挖礦的本質就是計算。把一個數字丟進哈希算法這個公式,會生成一個完全隨機的值,挖礦就是利用計算機的計算性能,將隨機數通過哈希算法計算后,如果能算出一個前76位都是0的數字(總數256位),則這個區塊就被成功打包,對應的獎勵就是12.5個比特幣,這個過程就叫‘挖’。”吳越說道。
吳越仍能清晰地記著,2013年11月,當時比特幣的價格為558美元。“當時,成功地挖到了比特幣,瞬間感覺獲得了回報。2014年,比特幣價格漲到過800多美元,當時覺得,投資回本不是夢。”可好景不長,比特幣800美元的“春天”稍縱即逝,整個2014年,比特幣都處在不溫不火的行情中,2015年更是跌到了200美元。“由于當時比特幣在國內市場不受法律保護,可謂一直處于灰色地帶,我們在2015年時,便想著,只要賺回本錢便收手。”吳越說,等到2016年6月時,比特幣的價格又回暖到500美元左右。在每個月僅能挖到一兩個幣的窘境下,吳越和伙伴選擇退場,他們賣出了所有比特幣,也將所有設備變賣了1萬元。總體算下來,他發現三年的總收入大致在18萬。“覺得挺可笑的,投資15萬,收回18萬,三年三個人賺了3萬。”吳越說,比特幣的“挖礦者”不像玩家,在確定了離場時間后便可以慢慢清退比特幣,大不了不挖了。而投機炒作比特幣的,都是砸錢買幣,如果遇到大跌,則要被套牢。
/ 炒幣 /
“散戶”不戀戰 曾半年賺20萬
在比特幣圈子里,更多的是炒幣族,沒有技術門檻,沒有漲跌限制,一臺電腦、連接外網,就能參與比特幣交易。“2015年,在搞投資的朋友推薦下,我拿出來60萬元投資比特幣,當時還咨詢了很多網絡計算機朋友,抱著玩票的心態投資,就像股市里的散戶。”如今從事建筑設計工作的孫明(化名)介紹說,當時他入場時,比特幣的價格為300美元左右,僅僅過了6個月,便上漲至400美元。“差不多半年時間,賺了20萬左右,感覺來錢太快了,于是我就離場了。”孫明說,雖然有高回報,但風險太高了,而且在國內投資又不受法律保護,他怕長期戀戰,會導致本金“打水漂”。“現在看看有點后悔,400美元的點位,到現在也沒再跌到過,反而漲到4萬美元了。”孫明說道。
孫明介紹說,比特幣是種虛擬貨幣,有兩種投資方式:一種是買現貨,之后按兵不動,等有漲幅再賣出;另一種是加杠桿,即炒比特幣,比如投入1個幣買合約,拿出0.1的份額買多,如果后市上漲,便會有收益;如果下跌,則可能血本無歸。當然,也可以看空,關鍵是方向要看對。“加杠桿很刺激,收益翻很多倍,但是風險極大。”孫明認為,比特幣圈子里也許有暴富的傳說,但放眼全球,能稱之為傳說的暴富者,寥寥無幾。
/ 業內 /
比特幣不適合國內投資者
近年來,比特幣出現了好幾輪暴漲暴跌的行情,因此,這個金融專業名詞也多次進入公眾視野。那么比特幣是否適合投資者呢?
放眼全球,伴隨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多名知名人士發表了不同的觀點。花旗銀行分析師菲茨帕特里克的觀點激進,認為2021年比特幣單價有望漲至31.8萬美元。摩根大通聯席總裁平托近期表示,摩根大通“將不得不參與”加密貨幣。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此前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我不擁有比特幣,也不做空比特幣,所以我持中立的觀點。比特幣的漲跌可能只是基于狂熱的粉絲或各界對其的看法。我無法預測它將如何發展。”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曾表示,比特幣是一種“高度投機性資產”,具有高度的投機性,投資者應該當心。
“比特幣交易市場沒有漲跌幅限制,價格易被控制,波動和風險都相當大。”曾投資過比特幣5年的崔先生表示,從投資角度來講,比特幣風險很大,因為它更像是一種投機。目前他認識的比特幣玩家很多早已撤資離場。“比特幣會瘋狂拉升,同時也拉升了風險,這時價格會脫離常人對它的判斷,未來出現比較大的回撤或者暴跌都是有可能的。”崔先生表示,目前國內沒有嚴格的比特幣監管體系,同時有部分國家對比特幣有利好,也有一些國家對比特幣有利空,這些都無法保證,因此國內投資者可以對這種虛擬貨幣進行一定了解,但切莫因為它的漲跌而跟風投資。
/ 內存 /
比特幣的“前世今生”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日裔美國人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件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絡。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基于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的稀缺性。除比特幣外,全球知名的虛擬貨幣還有以太坊、瑞波幣、萊特幣等等。
【提醒】
理財3·15維權平臺為市民發聲
銷售誤導、夸大收益、理賠困難、銀行存期變成保險……近幾年,青島早報理財熱線(82888000)接聽過許多市民在理財過程中遇到的“坑”,在早報的傾力幫助下,無論是市民遇到的虛假營銷金融產品,還是哪家霸王條款讓讀者不滿意,均盡力為大家幫辦維權。
值一年一度的“3·15”來臨之際,我們特別給熱心讀者提示,保護投資者利益是《青島早報》的責任和擔當,這里是永不落幕的“3·15”,只要您有理財難題、理財不平事,就可以撥打早報理財熱線電話(82888000)暢所欲言,或掃描二維碼通過微信與我們聯系。對于市民的投訴,早報都將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搭建廣大投資者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有效溝通平臺,同時還將聯合業內專家、資深律師等專業人士,為您排憂解難。讓青島早報理財維權平臺成為島城投資者維權的“最強音”。(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博文)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