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2日,青島日報刊發《即墨區市民服務中心——硬件提標后,軟件有“短板” 中午能否增加一些便民服務》,報道了即墨區市民服務中心在服務市民方面存在的種種不足:午休時間停止辦理業務,讓大老遠趕來的市民只能在等待中浪費時間;便民信息提示不清,市民不知該去何處吃飯、坐車。
1月29日中午11點50分,觀海新聞記者來到即墨區市民服務中心探訪。一進大門,總服務臺旁的兩個提示牌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其中一個是服務大廳周邊信息提示圖,標明了周邊的停車場、公交車站及餐飲服務場所地址;另一個則是服務大廳內部信息提示圖,其中標明了大廳的洗手間、母嬰室和微型消防站所處方位等信息。
正值午休時段,記者注意到,服務大廳里的不動產登記、民政、公安等多個窗口都留有值班人員為市民辦理業務,廣播叫號不斷。在即墨區不動產登記中心服務窗口,一位正在等待辦理業務的市民告訴記者,午間服務給辦事市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我家到這里有十多公里,過來要一個多小時,因為午間服務不間斷,隨來隨辦,非常方便?!?/p>
“《青島日報》的報道極大地推動了我們的工作。報道刊登后,我們專門出臺實施細則,推行雙休日服務、午間服務和延時服務,至今已有近兩年時間。”即墨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趙振剛告訴記者,午間服務和延時服務在工作日常態進行,確保市民隨來隨辦,能找到人、能辦成事。此外,雙休日服務采用預約形式開展,辦事群眾可通過山東政務服務網即墨站對287項審批服務事項提前預約雙休日辦理。對未能預約且急需辦理并已到現場的辦事企業和群眾,即墨區市民服務中心則通過設置綜合值班窗口等形式,提供幫辦、代辦、業務咨詢、雙向速遞、自助辦理和收件服務。據統計,僅2020年,即墨區市民服務中心就通過雙休日服務、午間服務和延時服務為市民辦理各類業務4200余件,接受市民企業咨詢超過2000件,受到了廣大市民的好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