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6日訊 “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第四期協商活動,聚焦“老城區停車難”,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這一“城市頑疾”建言獻策,共同探討解決之道。節目播出后引起了廣泛關注,6個方面的問題和8條建議已轉交相關部門,目前正在推進落實。
拆除地鎖后的地鐵口停車位。
近日,市政協委員包德勖,以及市政協委員聯絡活動工作室、市政服務熱線工作人員組成“傾聽與商量”督辦調研組,就協商活動中征集到的停車難問題進行了調研。
在李滄區清泉路,李滄區交警大隊四流中隊中隊長周義新向“傾聽與商量”督辦調研組介紹了相關情況。“清泉路東側是鼎世華府小區,西側是李滄大集,人員密集,停車問題突出,每逢大集開放日,尤為明顯。”周義新說,他們已派出警力對周邊違規停車現象進行了整治,并與李村大集管理單位商討、研究該條道路停車問題的解決方案。下一步,李滄區交警大隊將加大該區域的巡查力度,重新施劃道路中線,適當增加道路停車泊位,改善清泉路的停車難狀況。
針對清泉路的停車問題,包德勖委員建議,盡快明確人行道東側停車位的管理權歸屬,并通過價格杠桿進行管理,從根本上解決該區域停車難、停車亂問題。

整改后的清泉路。
隨后,“傾聽與商量”督辦調研組來到市北區雙山地鐵D口,了解此處停車問題的解決情況。“車位上私設的地鎖現在已清理完畢。雙山地鐵D口附近的停車泊位不是公共泊位,它們所有權是歸集體所有,供網點房業主使用,不屬于公共管理區域。由于沒有明顯的標識和攔車設施,不了解情況的司機誤將此處當成了公共停車位進行使用。”市合肥路街道綜合執法中隊中隊長鄭清濤介紹,下一步,合肥路街道辦將協調車位管理單位,在該區域增設擋車柱和攔車桿,加強停車管理,避免停車糾紛。
最后,“傾聽與商量”督辦調研組前往市南區湛山廣場建設工地實地探訪。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項目主體建筑已完成驗收,春節后將開展地面綠化及廣場鋪磚、基礎設施建設安裝等工作。按照計劃,該項目今年下半年將完成建設并對外投入運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碩)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