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2月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青島市扶貧工作以及青島市赴貴州安順東西部扶貧項目、赴甘肅隴南扶貧協作項目等獲全國脫貧攻堅榮譽。作為一所農業院校,青島農業大學始終以強農興農為使命,長期以來積極組織優勢科教力量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在甘肅隴南、貴州安順等地開展惠民專項(對口支援)6項,累計培訓各類技術從業人員5000余人次,培育致富帶頭人600名,輻射帶動110個貧困村、65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重點帶動了安順紫云大棚香菇、隴南中草業種植等產業,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近2億元,幫助當地形成規模化、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特色產業。
隴南。(資料圖)
學校積極響應青島脫貧攻堅扶貧協作工作,組建了11支科技服務團隊,選派具有較高專業知識背景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和科技服務人員100余名,覆蓋青島市200個省指定貧困村,深入扶貧一線開展各類培訓活動,已培訓3000余人次,同時在校內組織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科技推廣人員、科技干部培訓等4000余次,培訓致富帶頭人60余人,共有50余項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新模式在青島落地生金,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全面助力青島市科技扶貧工作。這也是青島市首次探索實施由一所農業大學負責一個區域的脫貧攻堅科技幫扶工作。在全國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總結會上,青島農業大學作為全國科技特派員優秀組織實施單位,受到科技部通報表揚,成為山東省唯一一所受到通報表揚的高校和單位,并先后被中央電視臺和《光明日報》《科技日報》等各級各類媒體宣傳報道50余次。
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舉辦之際,學校脫貧攻堅扶貧協作工作持續獲得省、市主管部門的一致認可,今年2月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科技廳聯合發文,學校獲評山東省科技興農先進集體,三名教師獲得“山東省科技興農先進個人”稱號,學校申報獎項全部獲獎并全面覆蓋各獎項類別,實現了學校科技服務及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歷史性突破。此外,今年1月,學校榮獲山東省農業科技轉化促進會首屆全省科技興農獎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及優秀項目一等獎等全部獎項。在此前的科技扶貧、社會服務工作中,學校還獲得了山東省企事業科協工作先進單位和優秀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機電工程學院王東偉教授獲得2020年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山東省優秀工作者,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寶維教授獲得青島市2020年科學技術協會“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不忘初心、奮楫爭先。下一步,學校將深入貫徹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服務“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總要求,充分發揮涉農高校作為國家鄉村振興工作中的生力軍作用,做好社會服務及成果轉化等相關工作,深入探索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戰略,全面助力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建設,持續匯集全校力量,為切實服推動務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做出應有貢獻。(通訊員 曲天澤)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