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2月27日1版
山東港口青島港:
傳統淡季不淡,開年生產“飽滿”
2月份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同比兩位數增長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訊 被稱為經濟晴雨表的港口,今年開年比往年都要繁忙。“近期進出口業務量攀升,預計2月份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兩位數增長。”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公司副總經理張軍告訴記者。

山東港口青島港貨滿船忙,到處都是紅紅火火、牛氣沖天的會戰場景。
港口生產飽滿的背后,正是海外和國內需求的復蘇,是中國供應鏈競爭優勢的體現。往年,船公司大多有在年初削減班次的傳統,春節屬于傳統淡季;但在今年,國內企業復工提前,節后成了外貿出貨高峰,滿載貨物的集裝箱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裝船發往世界各地。受全球主要港口塞港影響,部分班輪船期不準,靠泊QQCT三期79泊位的“美榮馬士基”輪就出現了嚴重晚班的狀況。為了讓這艘船長399米的龐然大物盡快完成作業,青島港打響了一場“保班攻堅戰”,通過重進重出等模式全力確保高效率完船,最終以340.1自然箱/小時的船時效率,刷新2M聯盟歐洲線全球新紀錄。
憑借先進的碼頭硬件、領先的接卸效率以及充足的堆場和車輛等綜合優勢,青島港基本保持了大船的直靠,并未出現南方港口的貨運積壓現象。2月份以來,青島港創造的新效率、新紀錄連續不斷。2月15日,中遠海運東南亞線“新威海”輪船舶效率達到211.6自然箱/小時,創全航線效率新紀錄;2月16日,中外運日本線“中外運馬尼拉”輪單機效率達到60.77自然箱/小時,創出年度效率新高;2月23日,“阿拉伯巴爾贊”輪以310.2自然箱/小時的船時效率,強勢刷新THE聯盟歐洲二線船時效率紀錄……
持續困擾航運業的空箱箱源緊缺問題在青島港也得到了一定緩解。針對目前航運市場箱少貨多的情況,青島港積極聯系各船公司,吸引全球空箱資源向青島集聚,同時擴大空箱專用堆場,加速空箱流轉。從1月中下旬開始,“中海環球”“中遠海運阿爾卑斯”“達飛康迪卡瑞吉”等主力干線攜帶大量空箱靠泊青島港。據預計,今年在青島港卸船空箱量5000標箱以上的大船將超過10艘次,空箱調撥箱量整體將增長10萬標箱。
在混礦及鐵礦石國際中轉方面,青島港主動出擊,抓準日韓鋼企的碼頭堆場能力不足、滯期嚴重等痛點,推進干散貨“混礦-國際中轉”業務,先后開通日韓與中國臺灣地區的中轉專線,2020年吞吐量實現了近翻番式增長。今年以來,40萬噸級礦石大船更是密集進出,僅1月份國際中轉量就超計劃近一倍。
在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賦能下,“牛勁十足”的青島港今年先后開通4條集裝箱航線,航線總數達到202條,下一步將發揮好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戰略鏈接作用,把握好RCEP協議簽署等歷史機遇,釋放好政策紅利,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