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寒假結束,開學的日子到了。
神獸歸籠 幾家歡喜幾家愁
今天,多地中小學新學期將拉開帷幕。神獸歸籠老母親喜大普奔,然而開學前這幾天,沒有比“補作業”更讓老母親焦慮的了。

落下的作業太多,壓力太大,不少小同學表示情緒已經完全失控。

福建漳州一位11歲的三年級女孩開學前瘋狂補作業。孩子媽媽表示:孩子假期一直玩,作業沒來得及寫完,開學前幾天才開始急急忙忙趕作業。
網友:我家的現在還在補!這難道是全國統一的?
除了學生,還有奮力補教案的老師。


大概是曾經那個突擊補作業的學生長大了吧!
手機禁入校園 新學期有這些新變化
圍繞2021年中小學教育工作,教育部日前提出了幾項重點任務:
①把體育工作與效果作為高校辦學評價的重要指標;
②教育部將開展中小學校園欺凌專項治理;
③研究建立中小學心理健康狀況常態化監測機制;
④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隨堂作業在校園內完成,初中階段作業不超綱,高中階段作業不越界;
⑤確保孩子們睡眠充足,對學校監測考核;
⑥禁止將手機帶入課堂等。
其中,手機禁入中小學校園曾引發社會熱議。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游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不該成為學校的一方之責,家長同樣有義務。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指出,各校要做好家校溝通,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批改作業一直是令家長頭疼的事,“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此次教育部明確要求不得讓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到了不少地區的積極響應,全國已有山東等多個省份出臺相關文件“叫停”這一做法。面對家長和學生都“苦作業久矣”的局面,教育減負應該成為教師、家長、學生的共識。老師要給學生減負,不把家長和學生捆成“作業體”,教育部門更應該給教師減負,真正讓教師從各種考核檢查評比中解脫出來。
此外,還值得關注的是,《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將于3月1日起實施。學生有吸煙飲酒、擾亂課堂秩序、打罵欺凌同學等行為的,學校及其教師應當予以制止并進行批評教育,確有必要的,可以實施教育懲戒。為防止將體罰和變相體罰作為教育懲戒,規則細化了禁止實施的七類不當教育行為。
安全返校 疫情防控不放松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尚未結束,新學期防疫依然不能放松。登記健康碼、測體溫、保持安全距離……一起來重溫下校園防疫提醒吧!







綜合央視新聞、中新網、大眾網、中國疾控中心、山東商報、新浪微博等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