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增90970個學位,新建擴建109所學校幼兒園,預留各類教育設施21所
◆公辦和普惠園在園幼兒占比將達90%以上,創建全省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
近日,2020年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干部暑期讀書班落下帷幕。閉幕式上,回顧了新區在“十三五”期間教育體育發展情況,謀劃了未來五年的主要工作。按照教育適齡人口增速,未來五年新區將規劃新建、擴建學校、幼兒園109所,增加學位90970個,規劃預留各級各類教育設施21所,預留學位32640個……在“十四五”期間,將以新時代的擔當、奮進者姿態,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新區貢獻教育體育力量。
■聚焦2020
教育成績創新高 集團化辦學獲肯定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新區教育體育系統同心抗疫、化危為機,迅速凝聚起了抗擊疫情的硬核力量。自4月15日起,全區中小學、幼兒園2.8萬名教職工、23萬名學生,分六批順利開學,為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2020年夏季高考,在全省一本計劃減少7176人的情況下,新區普通類各段達線人數,藝術體育類本科、春季高考達線人數創新高,7名學子被清華、北大錄取,再創紀錄。
在聚焦主責主業的同時,新區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加快推進教育設施建設。今年以來,45個教育項目納入區“投資攻堅戰”,新建太行山路中學、兩河初中等8個項目已完工,新建蘭東路幼兒園、青島小鎮幼兒園,擴建崇明島路小學等10個項目開工,完成投資8.7億元,超目標任務的8%。建成啟用香江學府等20所幼兒園,增加學前公辦學位7500個。撥付普惠性民辦園經費補助2889萬元,認定普惠園63所,新增普惠學位4100個,普惠率達90%,取得新突破。
與此同時,新區深入推進集團化辦學,新成立9個學前教育集團、11個義務教育集團,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市教育局局長劉鵬照作出肯定性批示:“西海岸新區立足區域實際,結合全市部署,積極行動,在幼兒園、中小學實行集團化辦學,以強帶弱,以優扶劣,讓優質教育資源發揮更大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全區教育向更高質量、更加均衡發展,值得其他區市借鑒”。
“全年時間即將過去三分之二,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新區教育體育人將加快工作節奏,落實重點任務,全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區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區教育和體育局局長于瑞泳說。
■回首“十三五”
累計投入136億元 教育面貌大改觀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按照“一本規劃、一張藍圖,覆蓋新區全域”的思路,學校已然成為新區最美的建筑。
時間回到“十三五”的開局之年2016年,區教體局經過多次實地調研、數次對接論證,修訂完成了新區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新區管委印發《青島西海岸新區學校建設標準》,有效解決兩區合并后教育設施分布不均衡、教育資源配置不科學問題。對標上海、深圳等發達地區,將新建配套幼兒園學位規劃指標由千人30座提高到千人40-50座,每個班級內配標準比“十二五”時期翻一番,小學、初中、高中分別達到40萬元、50萬元、60萬元。
▲青科杜鵑山路幼兒園已交付,秋季開園。
據悉,“十三五”期間,新區累計投入136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幼兒園172所,新增學位83750個,有效解決了“大班額”問題;引進中科院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項目15個,駐區高校20所,高校集聚之勢全面形成;全區現有各級各類教育機構1142所,比“十二五”增加427所,教育總體規模不斷擴大;投入18億元,用于新建校內設配套、更新班班通設備、創建智慧教育示范區,學校裝備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投入3.5億元,為農村學校提供學生校車和教師班車服務;投入1億元,改造校園消防安全隱患、安裝防沖撞柱、建設“互聯網+校園安全”體系,打造陽光校園;建成標準化食堂67所,標準化食堂達到130所,操場全部塑膠化,同步課堂全覆蓋。
在西海岸,無論城區還是鄉村,學校幼兒園都成為最靚麗的風景線。
■展望“十四五”
增加學位90970個 提升國際化水平
城市發展,教育先行。“十四五”時期,是新區教育體育事業乘勢而上、跨越發展重要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
“當前新區教育體育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和矛盾問題,比如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夠理想,公辦及普惠性學前學位供給、普通高中學位供給面臨壓力巨大,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在公辦民辦之間、校際之間、城鄉之間仍存在差異……我們一定采取有力措施,認真研究解決。”于瑞泳說。
針對薄弱環節和矛盾問題,新區科學編制教育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未來五年,重點推進城鄉一體,優化幼兒園布局,擴大普惠學位供給,優質幼兒園數量達到90%以上,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90%以上,創建“山東省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推動高中高質量發展,大幅提升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努力讓更多的普通高中學子進入清華、北大和雙一流高校,讓更多的職教學子通過職教高考實現大學夢;優化資源配置,按照教育適齡人口每年6.5%的增速,規劃新建、擴建學校、幼兒園109所,增加學位90970個,規劃預留各級各類教育設施21所,預留學位32640個。
為滿足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新區需要,未來五年著力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在中小學開設俄語、德語、日語等非通用語言課程,建設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實踐基地,開設“國際同步課堂”,全面提升新區學子國際視野、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 丁一
責任編輯 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