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日訊 近期,青島市審計局在統籌實施的市北區、李滄區、平度市和萊西市4個區(市)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中,共發現違規占用耕地、違規取水等問題65個,移送主管部門處理事項5件,在審計監督實踐中,扎實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當好“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強化制度建設。青島市印發《關于貫徹<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規定(試行)>的實施意見》,提出實現審計對象全覆蓋,將城市管理和住房城鄉建設等負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部門納入審計范圍,進一步深化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廣度和深度,并從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管控、約束性指標完成等方面細化量化審計評價標準,提高了審計評價的可操作性。截至2020年底,組織審計機關共制定出臺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結果運用、審計整改、審計交接等方面制度20多項,為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提供了制度化和規范化保障。
強化項目統籌。堅持“1+N”審計模式,市審計局將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與經濟責任、預算執行、重大政策跟蹤審計等統籌實施。2020年下半年一次性啟動了市北區、李滄區、平度市和萊西市4個區(市)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融合了區市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貫徹落實政策措施推動高質量發展專項審計調查等項目。職能處室根據區(市)資源稟賦和自然資源管理特點制定了差異化的審計工作方案,明確審計重點、技術措施及方法,統一問題表述和定性處理,保障項目統籌實施。
強化人才支撐。截至2020年底,全市11個審計機關中,有6個成立了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審計處(科)室,全市具有環境工程、土地管理等相關專業背景審計人員14人,其中8人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尤其是2019年和2020年,青島市審計局面向全國選調了3名環境科學、地理信息專業碩士研究生,為審計工作開展提供專業人才保障。
強化數據先行。市審計局加強數據收集力度,通過山東省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一張圖”系統,收集自然資源、林業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部門的全市土地利用現狀、基本農田保護、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遙感影像等4個行業14類電子數據。加強地理信息技術分析,總結違規占用耕地(基本農田)、違規占用林地、林地與基本農田重合等分析方法5個,將審計疑點推送給相關審計組,揭示違規占用耕地、建設用地規模突破土地總體利用規劃限制等問題。
強化擴面增效。市審計局通過開展年度審計項目立項建議專題“述政策、述理論、述典型”活動,對項目立項依據和必要性、重點內容、項目預期目標和成果、項目組織方式和人力資源等進行充分調研和論述,力求想透、說清、干實。2020年,通過此種方式確定的固體廢棄物處置績效情況專項審計調查等項目達到了預期目標,有關審計情況納入青島市政府專題會議研究,推動市有關職能部門出臺10多項制度。(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