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下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分別介紹《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落實及建設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介紹,《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是一個交通運輸中長期發展規劃。
預計到2035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合計70萬公里左右(不含國際陸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郵路里程),其中鐵路20萬公里左右,公路46萬公里左右,高等級航道2.5萬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個,內河主要港口36個,民用運輸機場400個左右,郵政快遞樞紐80個左右。

交通運輸部:打造“6軸、7廊、8通道”交通網主骨架
另外,將打造“6軸、7廊、8通道”交通網主骨架,也就是6條主軸、7條走廊、8條通道。分別為:
6條主軸:京津冀-長三角主軸、京津冀-粵港澳主軸、京津冀-成渝主軸、長三角-粵港澳主軸、長三角-成渝主軸、粵港澳-成渝主軸。
7條走廊:京哈走廊、京藏走廊、大陸橋走廊、西部陸海走廊、滬昆走廊、成渝昆走廊、廣昆走廊。
8條通道:綏芬河至滿洲里通道、北京至延吉通道、沿邊通道、福州至銀川通道、二連浩特至湛江通道、川藏通道、湘桂通道、廈門至成都通道。

據李小鵬介紹,還將同步打造綜合交通樞紐集群、樞紐城市及樞紐港站“三位一體”的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系統。包括建設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加快建設20個左右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以及80個左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國家郵政局:重點打造3個層級80個左右國家郵政快遞樞紐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介紹,下一步,將對國家的郵政快遞樞紐進行分級規劃,第一個層級是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物流樞紐,主要布局在華東、華南、華中、華北和西部共15個城市;第二個層級目前規劃了20個樞紐,主要是匯集周邊國家郵件快件中轉需求;第三個層級是全國性郵政快件樞紐,總共45個。三級樞紐加起來共有80個。
國家鐵路局:鐵路網總規模將達到20萬公里
國家鐵路局局長劉振芳表示,到2035年,鐵路網總規模將達到20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包含部分城際鐵路,將達到7萬公里左右,形成由“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為骨架、區域性高速鐵路銜接的高速鐵路網。
中國民航局:運輸機場數量將達到400個左右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志毅表示,將加快建成以世界級機場群、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區域樞紐為骨干、非樞紐機場和通用機場為重要補充的國家綜合機場體系。運輸機場數量將達到400個左右,重點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4大世界級機場群,鞏固10大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推進鄭州、天津、合肥、鄂州4個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布局約40個區域航空樞紐,構建四通八達、聯通全球的空中客貨運輸網絡。(記者 唐穎 都昕竹)
責任編輯: 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