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草、塑料袋、紙板箱、皮料,這些日常再常見不過的廢舊物料,到了新溫州人徐勝民的手中,搖身一變成了寶貝。他用這些材料做道具,模仿了200多個影視劇中的武俠人物,令狐沖、黃藥師、梅超風、老頑童等。圖為徐勝民模仿過的部分武俠人物。新華網 胡炎楨 薛樣洋/文 徐勝民供圖

徐勝民是溫州市某鞋廠工人,在溫州生活了16年,是一個新溫州人。平時,除了上班工作外,他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撿垃圾”,比如被丟棄在路邊的布料、皮料等。對他來說,這些都是“寶貝”,會被用來改造成模仿“大俠”時要用的道具。圖為徐勝民動手制作“武俠道具”。 新華網 胡炎楨 薛樣洋/文 張嘯龍/攝

徐勝民還有一個樂趣,那就是把模仿的過程記錄下來做成視頻,再惟妙惟肖地配上劇中人物的神情,憑借搞笑創意在網上收獲了近10萬粉絲。圖為徐勝民制作拍攝視頻時用的補光燈。新華網 胡炎楨 薛樣洋/文 張嘯龍/攝

徐勝明還是自己的“化妝師”,一手包辦了服化、拍攝、后期制作等短視頻制作程序。圖為徐勝民化妝。新華網 胡炎楨 薛樣洋/文 張嘯龍/攝

徐勝民說,每天下班后,他就開始進入創作時間,往往樂不思蜀。圖為徐勝民模仿電影《東成西就》里梁朝偉扮演的“歐陽鋒”。 新華網 胡炎楨 薛樣洋/文 徐勝民供圖

從找物料到制作再到后期拍攝剪輯,一個視頻下來,平均要花上4個小時。圖為徐勝明穿著“牛魔王”造型的服裝拍攝短視頻。新華網 胡炎楨 薛樣洋/文 張嘯龍/攝

徐勝民真正開始制作模仿視頻是在2018年,在朋友的鼓勵下,他決定突破自己,于是開始拍攝視頻在網上播放。圖為徐勝民模仿梅超風。 新華網 胡炎楨 薛樣洋/文 徐勝民供圖

徐勝民模仿的第一個人物是令狐沖,那也是他最愛的武俠人物之一。當時,他在鞋廠附近的垃圾堆里撿了些邊角料,加上家中的廢棄布料,花三天時間做了一件令狐沖的衣服,再配一把自制的“琴”,變身成為“偶像”令狐沖。圖為徐勝民模仿“令狐沖”。 新華網 胡炎楨 薛樣洋/文 徐勝民供圖

徐勝民最得意的一個視頻是模仿“鰲拜”。他用紙板箱做了官帽,用紅色布條做綾羅,用胡蘿卜做帽頂,再用稻草做眉毛胡須,擺一個鰲拜同款表情。這個視頻收獲了9萬多點贊,播放量破1000萬,網友評論“相似度95%”。圖為徐勝民模仿“鰲拜”。 新華網 胡炎楨 薛樣洋/文 徐勝民供圖

“太搞笑了”“有創意”是徐勝民視頻下最常見的評論。如今,他的模仿越來越得心應手,模仿的人物也從武俠人物跨度到卡通人物,甚至物體也能模仿。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一堆廢棄的海綿,聯想到或許能用海綿做個“溫州世貿大廈”,他就把海綿帶回家,通過一段段裁剪、繪畫,最后將“世貿大廈”頂在了自己頭上。圖為徐勝民模仿的武俠人物合集。新華網 胡炎楨 薛樣洋/文 徐勝民供圖

做短視頻兩年多時間,徐勝民雖然一直沒有營收,但這已成了他日常的娛樂方式。曾有公司提出,讓他去北京包裝他。在思考了幾天后,他還是婉拒了,他的理由很簡單:“我喜歡溫州,也擔心到北京后,找不到這么多廢舊材料,那我就失去了創作的動力和源泉。”圖為徐勝民模仿老頑童周伯通。 新華網 胡炎楨 薛樣洋/文 徐勝民供圖

實際上,徐勝民的家不足15平方米,一共住了一家四口人。但在狹小的出租房里,徐勝明堅持著自己的愛好和夢想,他堅信,明天會更好,幸福就在身邊。新華網 胡炎楨 薛樣洋/文 張嘯龍/攝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