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4日訊 “你們的處置速度太快了,保證了周圍居民和車輛的安全!”家住勁松八路的市民王先生給嶗山區城市管理局市政管理科致電,為其快速處置道路病害點贊。
原來,幾天前,王先生途徑勁松八路機關幼兒園附近,發現路面局部沉陷、道路有坑洞,王先生擔心道路有問題,就撥打了嶗山區城市管理局的電話進行了反映。接到電話反映后,該局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初步判斷可能地下管道出現問題,如不及時處置可能會對過往車輛和行人造成危害。于是第一時間對周邊環境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同時積極協同配合公安交警部門、金家嶺街道辦事處和東城國際小區相關人員對周邊車輛進行排查處置。“經使用雷達探測儀進行排查發現,確認此處路面深陷是由下方的老舊管道破損導致,需要對此處區域做緊急處理。因道路兩側停滿車輛,嶗山區交警指揮中心、金家嶺街道辦事處、東城國際小區對周邊停放車輛進行緊急疏導,待車輛疏散后,我們又對該處地下老舊管道進行了更換,對路面回填水泥穩定砂、夯實道路基礎,鋪設瀝青面層,從發現險情到處置完畢,前后不超過48小時。”嶗山區市政管理科科長劉曉峰告訴記者,城市路面塌陷具有隱蔽性和突發性,如果不提前發現并盡快加以處置,一旦發生塌陷后果不堪設想。“探地雷達是無損探測路基病害的有效手段之一。探測時,探地雷達通過天線向地下發射高頻電磁波,最深可探測到地下5米。通過給城市道路‘做B超’,可以有效探查道路病害,盡快加以處置。”
而之所以能夠快速高效地解決問題,除了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各單位各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之外,嶗山區城市管理局“依托開門搞城管,實現提速提質提效”的工作機制,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以來,嶗山區城管局充分發揮社會各屆力量共同為城市管理會診把脈,第一時間搜集問題,第一時間整改落實。特別針對市政建設、綠地養護、環境保潔、夜景亮化、背街小巷整治等細小細微問題,要求對相關咨詢、舉報、投訴、搶險、搶修等及時作出有效反應,提高各類問題的處置速度,確保城市管理領域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領域都能夠經得起“細評”、經得起“細看”、經得起“細查”,切實做到群眾有所呼,城管必有應。(青報全媒體記者 賈臻 通訊員 董福杰)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