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日訊 今日,觀海新聞記者從青島市國資委獲悉,按照青島市委、市政府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要求,貫徹落實國務院國資委有關部署,青島全力推動構建全市國資監管大格局,不斷加強區市國有資產監管指導,區市所屬國有企業經營效益實現整體提高。
2020年12月末,青島12個區市、功能區所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26萬億元,同比增長72.8%;營業收入1116.04億元,同比增長229.10%;10個區市實現盈利累計實現盈利57.21億元,較年度最高虧損增幅207%,區市國企整體扭虧為盈,實現歷史性突破。
推動建立“大國資”統一監管體系
2019年7月,市委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青島市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作戰方案(2019-2022年)》,推動全市“大國資”統一監管工作。當年10月,首次實現將區市所屬國有企業納入全市“大國資”運行指標體系。
2020年6月份,市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指揮部印發了《青島市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作戰方案2.0版》,進一步加強區市國有資產統一監管指導工作,全市國資監管“一盤棋”大格局基本形成。
多措并舉加強區市國有資產監管
經市政府第103次常務會議研究審議,青島在全省率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區市國有資產監管工作的意見》,指導區市持續提升國資監管水平。
為實現區市所屬國有企業扭虧為盈,我市多次組織召開區市國資監管工作會議,提出扭虧為盈具體措施要求。
按照我市推進國企改革攻勢部署,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區市所屬國有企業經營效益”列入2020年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考核,有效促進區市國資部門完善監管機制,不斷提升區市所屬國有企業資產質量和效益水平。
各區市結合自身優勢與特點,積極融入國企改革攻勢,深化國有企業央地合作、區域合作,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推進轉型升級,依靠市場化運作,實現企業扭虧為盈。
【數讀青島區市國企質效】
資產規模穩健增長
2020年以來,區市所屬企業積極統籌規劃、盤活挖潛,資產規模穩健增長。截至12月末,12個區市、功能區所屬企業資產總額達1.26萬億元,同比增長72.8%。
從資產規模看,西海岸新區、即墨區和李滄區資產規模居前列,其中:西海岸新區、即墨區所屬企業資產總額超過2500億元,李滄區所屬企業資產總額超過2000億元;
從資產規模增速看,即墨區、西海岸新區和城陽區所屬企業資產增速較快,均超過100%。
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
2020年12月末,12個區市、功能區所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16.04億元,同比增長229.10%。
從營業收入規模看,西海岸新區、即墨區、李滄區所屬企業營業收入規模居前列,占全部區市營業收入總額的75%,其中:西海岸新區408.55億元、即墨區217.23億元、李滄 211.30億元;
從營業收入增幅看,即墨區、城陽區、膠州市、西海岸新區營業收入增幅較大,均超過200%。
經營效益實現整體扭虧為盈
受疫情影響,各區市2020年上半年、8月份和三季度累計虧損分別達到41.7億元、53.64億元、50.22億元。四季度圍繞全市國企改革攻勢,各區市積極推動所屬企業轉型升級,依靠市場化運作實現扭虧為盈,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
截至2020年12月份,首次實現總體盈利,累計實現利潤57.21億元。其中:即墨區、李滄區、西海岸新區所屬企業實現盈利居前列,分別為25.82億元,18.56億元、6.20億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