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日訊 校車停運了!剛剛開始春季學期的學生和家長們發現,3月1日起,青島市區義務教育段公辦學校的校車都不再運轉。校車怎么了?沒有校車之后,你怎么上下學?面對家長們的咨詢和質疑,有關各個管理部門的答復也算有理有據,但是這樣一個社會熱點問題的解決有沒有更好的方式,還值得去研究和探索。
聲音:家長有需求不該一刀切
“報到的時候突然通知沒有校車了,我們措手不及。”張女士的孩子今年讀初一,坐校車一個學期,她說全家已經根據校車運行時間安排好了工作和生活,突然被告知沒校車了,很不適應?!拔覀冃^里有在超銀學校讀書的孩子,他們的校車正常運行??!為什么公立和私立執行不同政策?”為了孩子接送問題,她和幾個家長到處打聽合伙包車,自己規劃線路。昨天,她們接觸了一個小客車車主,對方的車能乘坐15個人。但對方開出的價錢不低。“光是我們學校就有近10條線路,算起來是四五百個孩子坐校車,市場需求很大,價格不好談?!睆埮空f,相比于家長合伙租車,學校校車更有安全保障,可為什么說停就停?如果車不合規,那為何前期能運行?
鄭女士家距離孩子學校有3站路,沒有直達公交車。鄭女士說,這個距離有點尷尬,走過去稍遠,坐車又不方便?!昂⒆訒貏e沉,我們平時心疼他,都不讓他背著,買了帶拖拉桿的包。拖著包走回家更不可能?!?鄭女士說,學校的班車恰好經過自己家門前,所以孩子初中前兩年都選擇坐校車?!熬徒雽W不能坐班車?我們雖然是本片區入學,但也不近??!”她認為,設不設校車應該按照學生需求來界定,家長有需求,校車企業有能力,就該促成這件好事。
就算是就近入學的小學,各校情況也不同。有的學校擁有兩個校區,兩個校區距離不近,按照年級劃分校區,沒有校車無疑增加家長接送的負擔?!耙粋€校車頂幾十輛私家車,對緩解交通擁堵意義很大。如果擔心財政補貼問題,完全可以和家長講明白,費用平攤給家長?!彼逑壬f,為了讓孩子繼續享受校車便利,他和家委會的家長們找過學校,表示可以簽訂安全免責協議,把學校的責任剔除,但被學校拒絕?!皳f和校車公司簽訂協議必須是法人單位,家委會沒有這個權利?!?/p>
矛盾:從校車開行時就一直存在爭議
2011年9月,青島市第一條專業校車線路開通。第一天,9輛“大鼻子”校車從青島交運集團溫馨巴士公司停車場出發,沿著9條路線,載上450名青島實驗小學和大學路的小學生,送他們去上學。小學就近入學,初中按照學區片政策入學,原則上,學生的住處和學校不超過4公里。校車開行是否鼓勵了擇校行為?從那時開始,對市區義務教育段是否應該開行校車的爭議就沒有停止過。
盡管爭議一直都在,但是市場對校車的需求也是顯而易見的。截至2013年8月,交運已經擁有專業校車1269部,在當時的六區四市近400所學校開通專業校車線路近2000條,每天運送學生近8萬人。
不過,從2012年起,校車線路已經開始往郊區、農村、山區轉移。交運連續幾年發展農村校車工程,每年在農村地區新增600輛專業校車。截至2020年12月28日,青島共有校車2355輛,服務學校(幼兒園)578所,惠及學生(幼兒)14.8萬名,校車運營規模全國最大。
溯源:新校車管理辦法實施
此次校車停運實際上是國務院、省、市法規和管理辦法的落地。從法規的延續性看,市區義務教育段公辦學校校車的停運合法合規。2012年,國務院《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發布。和青島校車往農村地區布線的大方向一致,國務院的條例提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發展城市和農村的公共交通,合理規劃、設置公共交通線路和站點,為需要乘車上下學的學生提供方便。對確實難以保障就近入學,并且公共交通不能滿足學生上下學需要的農村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保障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獲得校車服務。”
《山東省校車安全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295號)》也做了相應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學生數量和分布狀況等因素,依法制定、調整學校設置規劃,保障學生就近入學或者在寄宿制學校入學,減少學生上下學的交通風險。”校車服務也被界定在“難以保障就近入學,并且公共交通不能滿足學生上下學需要的農村”。
2015年,青島市政府發布《青島市校車安全管理辦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底,新的《青島市校車安全管理辦法》發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在新版辦法里,校車依舊是為了解決無法就近入學的農村地區學生上下學問題。辦法還對教育行政部門、公安機關、交通運輸部門的職責進行詳細劃分。辦法新增了發展改革、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依法履行校車管理和監督職責。其中,校車使用許可的相關工作,由原來的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轉為行政審批服務部門負責,除市內三區的校車使用許可在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統一辦理外,其他各區(市)的校車使用許可相關工作在本區(市)行政審批部門直接辦理。第十六條還新增“校車服務提供者應當與學校制定校車安全接送方案,實行定線路、定學生、定座位、定點交接式管理規定,并與學校簽訂校車安全管理責任書”內容,接送方案和責任書應當由學校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并由教育行政部門通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
也就是說,校車運行更傾向于農村地區。而申請校車許可,需要學?!包c頭”。只是,現實操作當中,學校輕易不愿意“點頭”。
在政務網上,面對網友追問,市南區政府表示,市南區政府、區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從未安排組織校車接送學生上學,運營的校車都是屬于校車公司市場行為。目前交管部門因校車手續不齊全或不符合規定,要求校車停止運行。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和國家倡導的校車主要在農村地區開行的方向有關。
影響:停運校車集中在熱點學校
雖然校車引發的話題不斷,但事實是,市內四區義務教育段,有校車的公辦學校并不多。小學的校車集中在市南區的部分小學,初中校車則分布在各區熱點學校。此次校車停運,牽涉的市內中小學大約50所,在全市范圍內占比很小。
“初中的孩子坐公交或者地鐵可以應付?!鼻鄭u實驗初中家長陳女士說,學校周邊交通方便,沒有安排過校車。據了解,面向全市范圍招生的37中也從未沒有安排過校車。
“說實話,校車管理辦法施行之后,我們先自查,結果嚇一跳,校車沒有許可證,還有個車變更了車主之后,新車主怎么也找不到,這要是出什么事,多可怕!”一位學校負責安全的副校長告訴記者,一些民辦校車企業為了讓車充分利用起來,會在7點前跑初中學校線路,之后再接第二波小學的學生,放學時反過來,先把小學生送回家,再停到初中門外等待。這位副校長擔心,趕場的過程里,校車是否嚴格執行了消毒程序不得而知,存在隱患。學校將情況排查后已經對家長做了說明,目前學生有的乘坐公交車替代校車,有些拼車上學?!耙咔榉揽仄陂g,學校要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注意防護?!?/p>
義務教育段公辦學校校車停運,民辦學校校車并沒有受到影響。有校車企業表示,民辦學校學生不是就近入學,對校車的市場需求比較大,而且民辦學??梢宰灾鬟x擇校車服務,周到細致的校車管理也是其引以為豪的“優勢”之一。
采訪中記者聽到一種呼聲:落實國家、省、市相關法規的同時,主管部門是否也該開動腦筋,讓政策的執行更人性化?畢竟,“存在即合理”,及時調查了解學生家長需求做出合理應對,或許能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