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組委日前公布了奧運會火炬傳遞的路線——3月25日,一年前在希臘點燃、經歷了一波三折的圣火將從福島出發,開始為期121天、遍及日本全部47個都道府縣的傳遞,直到7月23日晚,抵達奧運會開幕式現場。
這次火炬傳遞的路線沿著日本東部順時針繞日本一圈。
3月27日,火炬結束在2011年地震災區福島的傳遞后,將沿著東路南下,避開東京都附近的幾個縣,經過大阪、京都一直到九州島東南部的鹿兒島,然后乘飛機抵達最南端的沖繩縣,之后飛到九州島的熊本縣,沿西部海岸北上,直到抵達北海道,接著從札幌南下回到10年前的地震災區,最后南下抵達首都圈進行傳遞。
現在讓我們伴隨著火炬,追尋一下在日本我們熟悉的那些景物,尋找記憶里的人物和故事。

5月26日下午7時05分,火炬將從京都市中心的二條城唐門出發,開始一小時的市內傳遞。看一下出發點的名字就知道京都與大唐的關系。
有“西京”之稱的日本故都模仿唐朝長安建造,古跡眾多。京都西部的嵐山,有一座紀念周恩來總理的石碑,上面刻著周總理1919年4月游覽京都時寫的詩篇《雨中嵐山》。

詩中說:
“人間的萬象真理
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見著一點光明”
寫下這首詩不久,21歲的周總理乘船回到祖國,走上新的救國之路。
東京奧運會火炬傳遞的理念是“Hope Lights Our Way”,意為希望照亮前路。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多次說道:“東京奧運會將成為疫情下黑暗隧道盡頭的光亮。”
仙臺,中國人非常熟悉的地方。6月21日,火炬將在仙臺市中心傳遞。
仙臺不大,徒步40分鐘就可以橫穿城市。這里有魯迅故居、魯迅紀念碑和魯迅雕像。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和浪高10米的大海嘯襲擊仙臺,當地損失慘重,但魯迅故居和魯迅雕塑幸而無恙。
藤野先生后來從仙臺回到了出生地福井縣蘆原町,因為魯迅的那篇名作,福井當地修建了藤野故居,并在一座山上修建了“惜別”碑,碑名出自藤野贈魯迅照片上的親筆題名。奧運圣火將在5月29日抵達福井。

6月28日,火炬傳遞將在神奈川縣藤澤市進行,出發點設在市中心的神臺公園。不遠的海邊,就是聶耳紀念碑。
1935年7月17日,《義勇軍進行曲》作曲者聶耳在這里游泳時不幸溺水遇難,年僅23歲。為紀念他,藤澤市的有識之士1954年在這里建立了聶耳紀念碑,并成立聶耳紀念碑保存會,每年舉行紀念儀式。

紀念碑不遠處,就是奧運會帆船賽場所在地江之島,上面有聶耳故鄉昆明市與藤澤市結為友好城市的紀念亭。
《義勇軍進行曲》詞作者田漢也曾留日多年,他在《日本印象記》一文中提到1927年參觀長崎的經過。奧運火炬將于5月7日抵達長崎,出發地點在市中心的和平紀念公園。火炬抵達另外一座原子彈爆炸城市廣島的時間是5月17日,出發地點同樣是和平紀念公園。
4月12日下午7時55分,奧運火炬將從奈良的興福寺出發,開始在這座古城傳遞,終點設在東大寺大佛殿。興福寺和東大寺都與唐朝著名僧人鑒真有著密切的關系。
經過千辛萬苦東渡日本的鑒真曾在興福寺與日本僧人辯論,又在東大寺中起壇,為日本皇族和僧侶約500人授戒。公元763年5月6日,鑒真在奈良的唐招提寺圓寂。

東京奧運會后6個月就是北京冬奧會,東京奧運會的火炬也與冬奧會有關系,因為日本曾舉辦過兩屆冬奧會,1998年的長野和1972年的札幌。
4月1日下午4時31分,火炬將從長野的白馬村松川河川公園出發開始傳遞,終點是白馬跳臺滑雪場,這里是當年冬奧會的體育場。之后火炬前往市中心,中間當然會經過當年曾是主會場的奧林匹克體育場。
火炬到達札幌的時間是6月14日。除了將人們帶回近半個世紀前冬奧會舉辦的時刻,也會帶來更多期盼,因為札幌正在申辦2030年冬奧會。

6月25日,火炬傳遞將在伊豆半島舉行,第四站到達伊豆市,就是山口百惠主演的《伊豆舞女》里的伊豆。這一天傳遞的最后一站在富士宮市本宮淺間神社,這里擁有拍攝富士山的絕佳角度。
7月9日,經過三個半月的傳遞,火炬終于來到東京。上午9時15分,它將從1964年奧運會主要場館之一的駒澤奧林匹克公園體育場出發,前往東京遠郊開始傳遞。
7月20日,火炬返回市區,直到7月23日抵達奧林匹克體育場,點燃主火炬,把奧運會開幕式引向高潮。(來源 新華社/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 李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