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5日訊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工作的部署、要求,青島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日前發布了《新時代青島市公民道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2020-2022 年)》(下稱《計劃》)。該《計劃》結合青島實際,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持續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制定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十大行動計劃,緊抓思想、文化、道德、制度建設等各方面工作,致力于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一個新高度,培養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提供有力道德支撐和強大精神動力。
開展培根鑄魂行動。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健全理論學習、研究闡釋、宣傳普及一體化工作體系。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探索建立黨員領導干部發揮表率作用的制度,打造“三化一型”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清廉之島”,形成完善的廉政文化教育格局。
開展文化涵育行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培育城市時尚文化和時尚氣質。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動態化、精細化管理。優化完善文化產業扶持政策,打造影視產業發展高地。同時,通過深入實施鄉村記憶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等形式,傳承文化經典,弘揚民族文化。
開展新人培育行動。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唱響主旋律,建強主陣地,打好主動仗,進一步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廣泛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實踐活動。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廣泛開展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推動心理健康“進校園”。
開展道德提升行動。深化青島鄰居節,培育以德為鄰、與鄰為善、互信互助的新型鄰里關系,打造新時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亮點品牌。深化創建四德工程示范區(市)創建活動。組織開展“四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培育好公民、好建設者、好成員、好品行。深入實施“青島工匠”建設工程,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
開展典型培樹行動。完善典型挖掘、培育、選樹、宣傳工作機制,堅持部門協同、條塊結合、共育共抓,推動典型選樹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制度化。運用多種形式對典型的事跡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宣傳,讓不同行業、不同群體都能學有榜樣、行有示范。
開展文明養成行動。持續抓好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村鎮(社區)、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市民文明素質教育,組織文明出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不文明行為隨手拍”、“您懂得·別忘了”文明禮儀倡導等活動,引導人們自覺遵守社會交往、公共場所中的文明規范。
開展信用青島行動。努力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不斷提升城市信用建設法治化、規范化水平。完善信用聯合獎懲智能化系統,建立“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發布、共享和應用機制,有力有序推動聯合獎懲,提升社會誠信水平。
開展志愿服務行動。圍繞重大活動、扶貧救災、敬老救孤、 恤病助殘、法律援助、文化支教、環境保護、健康指導等,廣泛開展學雷鋒和志愿服務活動。打造一批示范性強、影響力大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推進社區、高校、企業志愿服務中心和服務團隊建設。加強志愿服務保障機制建設。
開展治亂凈網行動。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嚴格依法管網治網,維護網絡道德秩序。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關鍵領域,開展專項行動,深入整治各類違法違規網絡信息。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維護良好網絡秩序。豐富網上道德實踐,加強網絡公益宣傳,促進形成線上線下踴躍參與公益事業的生動局面。
開展強制建基行動。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擔負起公民道德建設的領導責任,將其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全局工作謀劃推進,有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各級文明委和黨委宣傳部要切實履行指導、協調、組織職能,將公民道德建設納入意識形態巡視、精神文明創建重要內容,各級黨政部門、群團組織、民主黨派等要發揮自身優勢,促進形成齊抓共管、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推動形成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蓬勃開展、深入發展的良好局面。(青報全媒體記者 楊琪琪)
責任編輯:陳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