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6日訊 又是一年植樹季。3月6日上午,青島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推出大型全媒體公益互動活動——“櫟櫟歸來”家庭親情林。200余名市民在太平山下栽種下了一棵棵麻櫟,以此啟動2021年青島市“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嘉年華”,也拉開了今年植樹季的序幕。
籌備:
一個周3000余人報名植樹
為了鼓勵更多的市民參與到“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中來,今年的植樹季,市民參與義務植樹的地點將更多。2月25日,青島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對外公布了今年青島市義務植樹的23處場地。其中,市級場地共有7處,包括中山公園、青島動物園、青島植物園、小珠山森林公園等。
活動公布之后,市民的參與熱情高漲。“我們的報名電話幾乎一刻不停,從早上五六點鐘一直響到晚上九十點鐘。”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相關工作人員說,一個周的時間里就有3000多市民報名參加活動。后期,將根據情況,分批次組織報名市民進行各種形式的義務植樹活動。
現場:
小手拉大手栽種綠色希望
上午9時,活動還沒有開始,很多市民就早早地來到了位于青島動物園北山的活動現場。其中,有很多兒童和小學生。“我是青島市實驗小學的,今天和同學一起相約來種樹。”一個小朋友說。

上午9時30分,“櫟櫟歸來”家庭親情林活動正式開始。200余名市民以家庭為單位領取樹苗和工具來到山上,在青島市動物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們的引導下,自行挖樹穴、栽種小樹苗、澆灌。在活動中,記者留意到小朋友們成了主角。他們都是參與了整個栽植過程,忙得不亦樂乎。“相對于栽種大樹,我覺得栽種這種小樹苗更適合孩子們。小樹苗象征希望,伴隨著他們一起成長。”來自香港路社區的居民崔明宇說。在現場,記者還看到了一對對年輕的情侶參與其中。市民張明楷和女朋友一起種下了同心樹。“這是象征著我們愛情的小樹,我們每年都會來看它。” 張明楷說。
揭秘:
麻櫟今朝“回家”作貢獻
“大家可能注意到今天栽種的是小樹苗。我們之所以選擇小樹苗,一方面是考慮到適合家庭親情栽種、適合孩子們栽種。另外一方面還有一個很有意義的原因。”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次栽種的麻櫟樹苗全部是在去年互聯網+義務植樹 “種子的秘密”活動中,市民和公園志愿者在中山公園采集的麻櫟樹種,送到冠中麻櫟基地培育而成的。因此,本次活動的主題命名為“櫟櫟歸來”。

“我們參加了去年11月的活動,當時,青島市園林林業技術學校的老師結合著科普動畫,為大家講解了櫟樹種子的作用及相關知識。然后,我們大家一起到山上采集了兩麻袋種子。” 婁宇航小朋友回憶道。
亮點:
主題科普動畫片上線
“為了讓大家了解麻櫟的回歸之旅,我們還專門制作了動畫片。”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工作人員說,今年植樹節期間,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青島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推出了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科普動畫《一顆麻櫟種的青島之旅》。

該科普動畫講述了一顆麻櫟樹種在青島的“回歸”之旅:麻櫟樹種“出生”在青島市太平山下的中山公園里。在去年秋天的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種子的秘密”中,被市民和公園志愿者收集了起來,送到了 “麻櫟孵化基地”。在這里,麻櫟種子進行漂洗篩選、低溫儲存、恒溫催芽等處理,然后播種到大棚里,破土而出,長成一株株的小麻櫟苗。這些小麻櫟苗會被用到第二年的義務植樹中,栽種到北嶺山、大小珠山等青島的一些山林中,提升森林生態活力。
展望:
“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嘉年華”拉開序幕
今年的植樹季,青島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創新推出“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嘉年華”行動。植樹節期間,市區各級推出各種形式義務植樹活動,引領全社會積極參與。
市園林和林業部門將繼續開展義務植樹線上活動。舉辦青島市第二屆云植樹節、領走一粒種送回參天樹、綠化知識闖關答題、 “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公益云盛典、特色紀念林、戰疫林、巾幗林等活動。其中,在李滄區侯家莊口袋公園打造國內首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紀念公園。(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通訊員 賀蕾)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