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6日訊 今天,國際首個全流程覆蓋的髖關節機器人手術在青大附院嶗山院區成功完成,這也是省內首例自主研發的國產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手術所用的TRex-RS 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是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機器人,打破了歐美發展成熟的類似機器人壟斷市場的局面。
“植入的假體可以用多長時間?”手術前,41歲的患者擔憂地問擔任主刀醫生的青大附院骨科醫院副院長、關節外科主任張海寧,事實上這也是大部分需要做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常問的問題。由于傳統的髖關節置換人工手術有2%到3%的可能性會脫位,此前,醫生們不敢直接下定論。而現在,張海寧可以直接告訴患者,通過這款機器人進行手術可以用40年。因為這款機器人的整體執行精度達到0.7毫米。
據悉,TRex-RS 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來自上海龍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張海寧為主要研發人。手術前,智能手術規劃技術基于CT進行3D的智能建模,為患者生成個性化的手術方案,同時提供術中動態調整,最大程度地將髖關節手術推向精準化、個性化。機器人極大降低了患者因精準化問題造成的術后兩腿長度不一、關節脫位、假體松動等情況的發生率,讓手術更加安全,加速患者的術后康復,延長關節假體使用時間,減少關節返修率。“傳統手術病人1-2周可下床,而這款機器人手術后,病人當日或次日即可下床。給病人帶來更快的恢復速度。”張海寧說,TRex-RS 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手術學習曲線短操作過程中,這款機器人有嚴格的“糾錯”能力。當醫生操作不規范時,機器將給出提示或警告;當機械臂深入準確位置后,外力也無法再次移動,最大程度保障安全性,對于年輕醫生而言,更容易將手術做到標準化、精細化,降低失誤率。

髖關節置換手術包括股骨頸截骨、髖臼磨銼、髖臼假體植入、股骨髓腔開口、股骨遠端磋磨、股骨近端磋磨、假體植入、復位測試等8個環節。TRex智慧機器人可參與手術的全過程,而Mako智慧機器人和國內現有的其他骨科機器人僅參與其中的3個環節,即髖臼磨銼、假體植入、復位測試。張海寧說:“所以TRex智慧機器人是國際首個能完成髖關節全流程手術的機器人。無需改變機位,即可實現髖臼側和股骨側全域輔助手術。除此之外,藍牙連接、電動助力的可移動底盤、安全穩定的內藏式電動立柱剎車等,優勢勝于國外引進的機器人?!?/p>
TRex-RS 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計劃于7至8個月后正式啟用。記者獲悉,TRex-RS 膝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正在研發中,將于一年后進入臨床階段。(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