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又至,在這個情侶們喜迎佳節的前夕,陳小紜和于小彤卻官宣了分手。


說到于小彤,最著名的標簽除了是《新紅樓夢》里少年賈寶玉的扮演者,另外一個就是 “戀姐專業戶”了。他曾經在節目中說自己交往過最大的女朋友年齡相差10歲,沒有談過比自己小的女生。
陳小紜89年生人,比94年的于小彤也大了五歲。去年二月兩人的戀情曝光,五月在綜藝《我家那小子》中公開戀愛日常,并發微博正式官宣戀情。
節目記錄下了他們的很多高甜瞬間:無時無刻不膩歪在一起,她不開心的時候他逗她樂,他為她下廚做好吃的,一米九大高個兒的他蹲下來為她系鞋帶,乍一看甜度滿分。

問題就出現在于小彤這類人在戀愛里太過于情緒化,好的時候是真的很好,脾氣上來了也是真挺可怕的,因為芝麻大點兒的小事就發火,且完全控制不住。現在來看這對姐弟戀的BE,也并非意料之外的事。
引起第一波全網討論的是,陳小紜的歌單事件。
據說陳小紜跟于小彤在一起之前就有個很喜歡的男歌手,交往后于小彤不讓她聽男歌手的歌,因為自己會吃醋,當然也有人猜測于小彤這么介意是因為男歌手是陳小紜的前任。
有一次,兩人一起外出,途中因為陳小紜不小心放了這位男歌手的歌,于小彤便怒了,他瘋狂復讀“就給我看一眼”,還上手去搶奪陳小紜的手機。后來又靈魂拷問“只有他的歌才會治愈你嗎?還是他的人才能治愈你?”
因為陳小紜沒交出手機,于小彤直接把車停在路邊摔門下車,陳小紜追過去,于小彤徹底發飆對著她吼。陳小紜沒辦法只能答應把手機給他看,于小彤還是不依不饒繼續問“你為什么在車里不給我看呢”、“給我看一眼不就沒事兒了嗎”。
整個過程氣壓低到可怕,于小彤一直單方面輸出,車轱轆話來回說,反復打斷陳小紜的話,完全不聽她解釋,拒絕溝通。

看到這兒,想起小時候我一犯錯我媽一定會奪命三連問:“當時為什么要那么做?你現在怎么想的?以后出現同樣的情況你會怎么做?”,連環追問真的太讓人窒息了。
更何況聽個歌都要上升到“因為他本人能治愈我”的高度,最后陳小紜哭著道歉,這事兒才算完。
要我說陳小紜脾氣算很好了,發生矛盾不講理只揪著一個點胡攪蠻纏,碰見這種愛腦補的控制狂只想快逃走啊。
情侶之間互相吃醋也沒啥,不過當兩個人的位置對調,于小彤的表現可就顯得很雙標了。
有一次于小彤去跟《紅樓夢》的攝影師學攝影,剛好還有一位女演員在場,三個人接上陳小紜準備一起去吃飯。
陳小紜事前并不知道還有其他女生,就問他為啥不提前說,于小彤反問“我就不能認識別的女孩了嗎”?
在飯桌上于小彤對初次見面的女孩顯得過于關心,不斷問出“你應該不愁找男朋友吧?”“如果有人追你,你會拒絕嗎?”這種問題,還拿出手機要給她看自己健身最壯時期的照片。
對于這些舉動陳小紜明顯是不樂意的,一度試圖打斷,還暗地里提醒他,于小彤完全無視。
有一說一,要是倆人身份互換,我猜于小彤早就甩臉子了吧。

女朋友吃醋,隨便敷衍兩句不走心地道歉了事,自己吃醋就對對方表現出情緒暴力。戀愛中兩個人出現矛盾是很正常的事,用恰當的態度積極地解決才會得到好的反饋,而不是一次一次暴躁質問。
心理學認為,被情緒暴力的一方極容易受對方一系列不穩定的情緒影響,產生喪失自我感,覺得自己就是做錯了什么,開始產生自我懷疑。逐漸在這段感情中小心謹慎,不斷妥協自己,來滿足對方的需求。
長此以往下來,這種相處模式可以說是一種慢性損耗和間接虐待了。
于小彤也承認自己很極端,缺少控制力。早年間在《新紅樓夢》宣傳期和觀眾起過沖突,在《我家這小子》里畫畫不順利就摔畫筆,《飯局的誘惑》里坦言自己玩游戲也會發火罵朋友。
跟情緒不穩定的極端男談戀愛就像定時炸彈,就算是甜蜜也帶著些許不確定的恐慌。
脾氣暴躁、控制欲強,往往還會伴隨著大男子主義,他們會把天底下所有的異性都當成自己的情敵。于小彤曾經還要求陳小紜對著鏡頭保證絕對不穿短裙和露背的性感衣服,自己說一句讓陳小紜學一句那種。
也不能說于小彤不夠喜歡和在乎陳小紜,但他更在意的還是自己。
一項調查說,在十年前的婚姻中,“男小女大”的比例為14%,而如今,“男小女大”的婚姻則占比40%。
姐弟戀越來越普及,也被更多人接受了,大家都在饞鮮肉菩薩蕭亞軒的奶狗男友們,互聯網上也都在鼓吹找個弟弟談戀愛有多甜。但姐弟戀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最重要的是感情里同齡女孩本來就要比男生早熟一些,因此姐弟戀會顯得很辛苦。

據我觀察,比較幸福的姐弟戀需要男方更成熟才行。而像于小彤這種脾氣不穩定、心智不成熟的弟弟請趁早遠離。
就算他一次次保證說自己以后不會這樣了,你想到以前的開心和甜蜜也會心軟,決定再試著給他一次機會。可原諒他的成本太低,最后的結果只有一種:對他的愛意消耗殆盡徹底分開,別指望他會改。
談戀愛相處起來舒服是最基本的,找男朋友又不是找兒子,找對象又不是找氣生,圖個啥啊,氣出乳腺增生他真的不配。
你怎么看于小彤陳小紜分手事件?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