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9日訊 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時,全國政協委員、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提出了《關于支持在青島設立期貨交易所的提案》。
期貨市場直接影響著國家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完善和健康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20年末,青島共有44家期貨分支機構,擁有25家期貨交割庫、33個存放點,涵蓋14個期貨品種,其中天然橡膠、紙漿等期貨品種交割數量全國第一,促進了相關產業鏈的聚集并帶動了相關經濟的發展。
楊軍表示,青島既是中國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又是黃河流域的經濟出海口,也是東向日韓、西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具有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重要樞紐作用。在青島設立期貨交易所,對完善國家金融市場體系布局、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強膠東經濟圈輻射力和影響力、提升山東乃至北方地區港口整體功能、促進港口貿易金融一體化發展,特別是促進上合示范區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帶動作用。
楊軍表示,青島是國家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一帶一路”倡議中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沿黃“九省十關”通關一體化改革牽頭口岸。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島親自宣布設立的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方興未艾,與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等形成了國家戰略政策疊加優勢。從區位上看,青島位于亞歐大陸橋的最東端,地處環渤海區域的咽喉要地,服務和輻射沿黃流域,影響力覆蓋日本、韓國以及亞太周邊國家。如果在青島成立期貨交易所,將彌補國家期貨交易所空間布局中北方區域的空白。青島所在的山東半島涉海資源豐富,可結合地域和行業優勢,以港航資源和海洋資源領域特色品種為核心,開發一系列航運類相關的指數衍生品,如集裝箱運價指數、干散貨運價指數、集裝箱運力指數、大宗商品價格指數期貨及期權等,同時,山東省物流設施條件處于全國前列,公路密度大、質量好,鐵路運輸網絡較為完善,多式聯運發達,擁有15個對外開放的一級口岸,山東港口期貨交割庫發展迅猛,在國內港口中交割品種最多、交割量最大,特別是保稅交割庫資源居于全國前列。
楊軍建議,支持在青島設立期貨交易所,指導青島學習借鑒國內各期貨交易所經驗,開發新的交易品種,幫助青島結合北方的產業、地域優勢特色,借助青島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相關政策,不斷加強金融創新,做好在當地具有優勢的期貨新品種上市前的調研工作;在青島積極探索期貨與現貨全覆蓋、深融合的交易模式,發揮青島現貨交易的規模優勢,為推動在青島設立期貨交易所創建有利條件。(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藺君妍)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