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2日訊 3月11日晚,青島市第五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在駐地舉辦第五季第六期“青深學堂”。邀請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法學博士吳燕妮作《把握“雙區”建設機遇,營造全面開放新格局》報告。吳燕妮全面深入解讀《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先行示范區建設繪就了“施工圖”,從七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建設先行示范區的具體措施,同時指出了在建設先行示范區的方面存在的機遇和挑戰。

2020年,黨中央經過深入研究,決定以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契機,出臺《實施方案》,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深圳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一攬子推出27條改革舉措和40條首批授權事項。這也是新時代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又一重大舉措,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關鍵一招,也是創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

吳燕妮認為,加強先行示范區建設應重點把握七個方向:著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示范區,率先構建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率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打造創新發展先行示范區,率先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著力打造開放發展先行示范區,率先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著力打造共享發展先行示范區,率先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著力打造協調發展先行示范區,率先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著力打造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率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典范城市。
“雙區”建設中的資本“跨境”問題,吳燕妮認為,應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銀行、保險機構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設立經營機構;建設跨境經貿合作網絡服務平臺,助力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協調溝通機制,加強跨境金融機構監管和資金流動監測分析合作。

體悟實訓干部龐振章認為,深圳改革開放40多年的經歷表明,開放是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青島作為國內大循環、國際雙循環的雙節點城市,國家戰略疊加,區位優勢明顯,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片區青島片區以及RCEP簽署為青島開放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應該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深入學習深圳“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和開放、包容的胸懷格局,用更開放的胸襟、更具前瞻性的眼光、更有成效的舉措,不斷拓寬開放之路,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家大都市。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是中央支持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改革發展的關鍵舉措,必將成為深圳再一次跨越騰飛的強勁引擎。”體悟實訓干部張瑋認為,同樣,作為“雙循環”格局重要節點城市的青島,也正面臨著新一輪開放發展的重大機遇,特別是依托國家戰略,先后設立運行的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上合示范區,更為青島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梁超)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