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2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西海岸新區獲悉,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0年度山東省大數據發展創新平臺名單,青島市共有12家單位獲批,西海岸新區占比全市1/2。其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獲批2020年度山東省大數據發展創新實驗室;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島文達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夏天信智能物聯股份有限公司獲批2020年度山東省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
據了解,大數據發展創新實驗室定位于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國石油大學的山東省能源工業大數據發展創新實驗室,通過攻關能源工業大數據的數據匯聚、建模分析、動態演化、決策分析等共性技術,推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能源工業的部署和融合,累計為能源行業提供研發服務150次以上。山東科技大學的智慧礦山大數據技術創新實驗室以大數據技術在智慧礦山中的創新應用為主要建設內容,在礦山災害前兆信息處理、全息數據挖掘和智能預警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技術突破。實驗室研發的《煤礦四維災害模擬與預警系統》被科技部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列為第一批安全生產先進適用產品目錄。
獲批的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則定位于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賽輪集團的橡膠工業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不斷整合全省橡膠工業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平臺服務機構以及金融機構等各類高端創新資源,打造獨具橡膠行業特色的工業大數據平臺;海爾智研院的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通過匯集海爾各制造工廠質量數據,幫助企業完成數字化積累,“從保修到保證、從事前滿意到全流程用戶最佳體驗”的質量數據管理模式,為實現零缺陷產品生產“保駕護航”;青島文達通科技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主要整合大數據上下游產業資源,通過數據聚集、數據加工、數據應用,依托大數據交易平臺形成產業聚集,推動政企數據融合、促進大數據應用創新關鍵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帶動各行各業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華夏天信智能物聯的產業創新中心依托智慧礦山操作系統平臺,圍繞煤礦智慧化建設需求,充分利用智能傳動及設備的先發優勢,實現了多源異構感知數據集成和融合,為能源行業實現兩化融合提供了技術保障。
“大數據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產,已不同程度地滲透到每個行業領域和部門,其深度應用不僅有助于企業經營活動,還有利于推動國民經濟發展。青島西海岸新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將持續在大數據產業發展和創新中勇擔當、善作為,進一步做好服務保障和政策支持工作,扎實推進大數據技術賦能行業應用,釋放數據紅利,助推新區數字經濟產業蓬勃發展。”青島西海岸新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謝龍目說。
據悉,大數據發展創新平臺的建設將帶動大數據產業聯動發展,為構建產業創新生態,促進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王曉拓)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