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科創賦能高端制造業加速跑
去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34家,為省內唯一獲“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縣級市

北汽新能源汽車加工車間。
日前,國際歐亞科學院跨尺度機械設計制造創新研究院在萊西落戶成立,這一旨在搭建學科理論、應用數據、檢測和設計應用的平臺,建成使用后將構建高端制造要素資源協同、項目孵化、項目加速、產業化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近年來,除跨尺度機械設計制造研究院之外,萊西市產業技術研究院、中科院蘭化所萊西創新中心、碳材料研究中心、山東大學科技園青島雙創中心等科創平臺院所相繼落戶萊西,一批國家級人才團隊、一系列優質科創資源、一個個高精尖項目也隨之而來,萊西這一傳統科創“洼地”一時間成為創新創業的“驕子”。
吸引要素資源匯聚萊西的奧秘是什么?圍繞科技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萊西市積極融入大勢、主動作為,全面構建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融合”區域創新體系,加快科技強市建設步伐,為打造青島高端制造業基地賦能升級。
“堅持創新驅動,瞄準建設創新型城市,萊西將大力培育創新生態,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萊西市委書記莊增大說。
頂格協調,產學研加速聚合
一方是優質科研資源跨越科研“死亡谷”有產業落地需求,一方是部分實體制造產業集中于中低端,亟須實現新舊轉換。如何將科研成果與產業制造加速結合,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
萊西立足產業發展,大膽創新體制機制,以國內外高端院所為目標,先后引進建設萊西市產業技術研究院、中科院蘭化所萊西創新中心和國際歐亞科學院跨尺度機械設計制造創新研究院,建設產業創新平臺,架起科技策源能力支撐體系。
作為萊西市產業技術研究院最早轉化成果,從海洋微藻中提取分離出的甘油葡萄糖苷是高端化妝品的重要成分,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國內國際市場。為幫助該項目盡快選址落地,萊西市啟動頂格協調機制,發改、工信、科技、環保、姜山鎮等多部門、鎮街“呼應聯動”,通過科學論證、專家評審,短時間內建設完成6000平方米的海洋微藻養殖跑道池,為生產再驗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環境條件。
“我們在國內率先將甘油葡萄糖苷應用于高端化妝品生產。目前市場價達到600-800萬元/噸,市場前景相當可觀。去年,我們接到最大的一筆單筆訂單達到20噸。”提起產研院第一個項目轉化落地的過程,萊西市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高旭光言語中依然透露著掩飾不住的興奮。
除此之外,該院外熱式直立熱解爐模塊化裝備也填補了國內專業領域空白,生物天然氣模塊化裝備和臭氧氧化環保裝備系統研發及產業化技術走在國內前列。
2020年,萊西市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134家,實現翻番;建成省級院士工作站4家,年度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數量位居青島各區市首位。
“通過這種專業孵化方式,既提高了我們科研轉化落地的效率,又加快了萊西產業發展的步伐。”萊西市科協主席張旭介紹說,目前萊西市產研院已經引入項目16個,預計今年3-5個落地項目產值將達到2000萬元以上,達到規模以上企業水準。
政策激勵,激發企業主體潛能
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為充分激發企業科技研發的積極性,萊西市出臺《支持“雙招雙引”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和《科技強市戰略實施意見》等綜合性激勵政策,利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稅收優惠、科創平臺建設獎勵、研發投入獎勵等多種政策,支持企業建立商業化研發平臺和創新聯合體,集中資源、集中力量,集中攻關、集中突破,推動資源、人才、資本向企業聚集,扶持優勢企業發展,加快提升資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種研發、產品開發、產業化應用的全鏈條組織體系現代化水平。
在萊西市姜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國軒電池項目部經理徐麗君向記者介紹,近年來,依靠入選高新技術企業、企業自動化生產線改造、技術改造綜合獎補、山東供電研發計劃、青島市“工業賦能”智能(互聯)工廠、青島重點研發計劃、青島市專精特新示范企業等多項科技創新獎補政策,國軒電池共獲得各級政策獎補約921萬余元,2020年新認定將要發放的獎補資金達1200萬元,大大激勵了企業科技研發積極性。
截至2020年底,國軒電池共獲授權專利13項,發明專利4項,同時在人才戰略支撐下,創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引進、薪酬激勵及職業發展管理機制,優化人才資源配置,鼓勵技術人員開展技術發明、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
“全力集聚創新創業優勢資源,探索形成有利于創新創業的政策制度環境,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聚焦企業創新需求,讓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主人翁’。”莊增大說。
正是在“熱帶雨林”般的創業創新生態中,萊西市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國內首個水下智能清洗機器人項目在萊西下水,國內首個5G無人化智慧礦井在萊西投入使用;永隆高新科技、青島賽威鞋業、青島金媽媽農業科技、青島天邦線業和青島海諾生物工程等5家企業入選2020年度山東省瞪羚企業名單,萊西實現瞪羚企業零的突破;高新技術企業達125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35%,較“十二五”末提高13%;萊西市“四新”經濟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更是達到18.3%,轉型升級動力不可謂不強勁……2020年萊西市也成為山東省唯一獲評“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縣級市。
金融活水,為科技發展賦能
“這5000萬元資金對我們企業而言就是雪中送炭,前期我們將大量運作資金用于設備研發以加快玻璃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步伐,因而面臨了資金周轉困難問題。”萊西錦繡前程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慶波告訴記者,萊西市相關部門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并為企業發放助保貸款。“萊西幫企業渡過了難關,我們下一步會繼續在萊西增資,并計劃將北京的工廠轉移到萊西。”
萊西市注重運用資本力量,以市場邏輯撬動科技創新格局,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為企業發展賦能。通過運用人民銀行融資服務網絡平臺、“金企通”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中小企業“融資通”平臺宣傳推介科技金融相關政策,先后推出助保貸、投保貸、人才貸等一系列科技金融產品,近三年萊西市為企業提供投融資支持近10億元。打造建設青島(姜山)基金小鎮,截至2020年12月末,小鎮累計注冊基金類企業874家,認繳出資額569.96億元,擬募集基金規模1797.22億元,新導入高技術項目26個,投資萊西市項目金額近10億元。
同時,萊西市加快國有投資企業市場化改革步伐,青島昌陽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萊西市國有資產投資中心、萊西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三大投資公司活躍在支持企業創新一線,以股權投資的方式注資艾迪森、中科潤美潤滑材料、萬豐飛機整機制造等項目,用資本助力科技型企業做大做強。
在金融活水澆灌下,截至目前,萊西市擁有科技型中小企業134家,“專精特新”企業190家,“隱形冠軍”9家。2020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達1.9萬家,創歷史最高水平;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2家,5家企業入選青島市百強企業。
下一步,萊西將進一步構建以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創新型企業孵化、產學研協同創新、“雙創”人才培訓培養、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為支撐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補全“卡脖子”短板環節,實現科技創新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為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加快建設青島高端制造業基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英歌 通訊員 魏 康 呂盈鎣)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