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期

青島,因“樂”而美,因“樂”而動聽。原創歌者95后小伙焦陽用年輕人最喜歡的Rap(說唱)唱出大美青島,并將自己的家鄉介紹給更多島外的人:“青島是我的故鄉/她也是我的信仰/終于她在東方怒放/迎接全世界的欣賞/昔日的奧帆之都/如今國際的會場/回家喝上一口青島啤酒讓你什么都不想……”

用音樂送上對青島的思念
“現在我唱著這首歌把我的故事訴說/講述一個青島孩子的生活怎么度過/還記得是一浴的海水讓夏天不再酷熱/陪我放學一起走過是八大關的暮色……”
“青島,這是我眼中的青島;青島,童話里美麗的城堡;青島,海風吹過每個早晨;青島,這里人都過得挺好……”
伴隨著獨屬于年輕男孩的清澈陽光的聲音,這首名為《my city青島》的歌曲火遍朋友圈,歌詞中的八大關、石老人、五月的風、青島啤酒憑借著潮范兒嘻哈的方式唱出了滿滿的自豪感與幸福感,而這是95后小伙焦陽對家鄉情感的最真實的表達,“我在嘉峪關上的小學,八大關的路走過無數遍,八大關的楓葉也看了6年”。焦陽說,春天去五四廣場放風箏,從小聽著石老人的傳說,跟著外公去嶗山寫生,“可能歌詞里就寫了一兩句話,但表達的卻是多年的經歷。”
焦陽創作這首作品的時候,人在加拿大,“自從2013年自己一個人異國求學后,回青島的時間就少了很多,對家鄉的懷念更多的是來自于朋友圈的轉發。”焦陽透露,2018年,為了迎接上合組織青島峰會舉行,青島沿海一線的燈光秀驚艷亮相,這不僅僅燃起了焦陽的思鄉情,更讓他的創作靈感如泉水般涌動,寫詞、作曲、后期制作,只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這位讀數學系的男生,就獻出了對家鄉的贊歌。
用嘻哈把青島介紹給朋友
“1995年的那一天我在這里降生/從此她成了我的記號伴隨我的一生/這一生她給我力量陪我和困難抗爭/無論在何時何地她都是我溫暖的披風……”1995年,焦陽出生在青島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外公是青島著名畫家,雖然沒能繼承外公的畫筆,但是愛自由的藝術天分卻在他的身體里萌芽、生長。焦陽從小就是學校藝術團的成員,小學5年級時開始學習薩克斯,之后又學會了巴松,加入過學校的交響樂隊,與音樂為伴的日子成了焦陽成長過程中最為愜意的事情。
他認為,這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外公的影響,“我外公是一位畫家,我從小就跟著他出去寫生,耳濡目染,也看到了他對藝術的執著和熱愛。”焦陽把對外公的感念,寫在了他的原創作品《外公的畫》里,這是他的第一首原創作品,講述了外公的藝術生涯,“我寫這首歌的時候外公已經過世了,這首歌是紀念,也是感激。”也正是因為這首歌,焦陽在滑鐵盧大學留學時參加了當地的校園歌手大賽“滑鐵盧好聲音”,最終獲得了亞軍。經過這次比賽,他還受邀加入了滑鐵盧大學的一個音樂團隊。

“這首《my city青島》,把我們的青島唱到國外,讓更多的人認識青島、了解青島、愛上青島。”焦陽開心地表示,這首歌也讓身邊的同學、校友對青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多同學表示要到青島玩一玩,“吃吃海鮮,喝喝啤酒,賞賞美景。”(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