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8日訊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印發《第三屆(2020年)“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優秀案例匯編》,該匯編從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全國總決賽一、二等獎獲獎項目中,優中選優收錄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青島市山東黃金萊西公司憑借“金礦井下全流程智能化、下井人員減半”項目成功入圍,獲5G 原材料工業領域二等獎。

據山東黃金礦業(萊西)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蓋淼介紹,目前5G遠程操控1m3電動智能鏟運機項目完成實地作業測試。受井下網絡傳輸延時較高等不利因素制約,井下生產作業設備遠程操控改造遇到較大技術阻力。但伴隨國內5G技術的逐漸成熟,尤其是5G商用牌照的發放,5G技術成為開創智慧礦山建設新局的制勝法寶。
2019年以來,萊西公司依托前期無人駕駛電機車研發平臺和創新工作室,借助青島移動、華為公司5G技術優勢資源,在-400m中段探礦巷和-500m中段運輸巷試點5G技術,踏上了智慧礦山快速列車,特別是在5G網絡融合和井下無人開采等方面邁出堅實一步,對后續在各大礦井作業甚至工業類場景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具有良好輻射效應和參考價值。

2019年11月11日,企業完成了5G基站設備網絡調試和無人駕駛電機車運輸系統的網絡對接,實現了-500m中段5G網絡全覆蓋,經現場網絡數據測試,下行速率保持在800兆以上,上行速率保持在100兆以上,端到端時延小于20毫秒,可完全滿足超高清視頻類大數據量傳送和工業控制類場景對網絡的需求,解決了傳統工業WiFi網絡高時延、時延抖動不可控、無線信號易受干擾等問題,為后續5G智能駕駛電機車試車成功創造了必要條件。
2019年11月12日,萊西公司利用以太網OVER GRE技術,打通本端路由器到對端5G CPE WAN口隧道。通過VPN隧道實現5G網絡與工業控制互聯網融合,打破了信息孤島,實現了物與物、物與人的泛在連接,最終實現了對設備和過程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蓋淼介紹,時延是遠程控制優先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遠程控制的主要障礙之一,在高時延情況下,會加大遠程操作難度,導致誤操作的情況。對此,萊西公司以自主研發井下無人運輸平臺為依托,利用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時的5G移動通訊技術,對井下電機(瓶)車進行5G升級改造。
“5G具有超大上行帶寬的特性是3G和4G的10倍,是WiFi的2-3倍,能夠承載井下運礦車及鏟礦車上多路高清攝像頭視頻大數據量的回傳,實現井下機械多路視角監控,提升遠程操作安全性。”蓋淼說,通過開展1m3電動智能鏟運機和超視距集控平臺研究,以及地下鏟運機防撞系統研發,采用視頻與雷達信號相結合的方式,模擬駕駛員駕駛視角,拼接360°全景影像,并在車體上布置高清平面攝像頭,在不同距離處使用不同顏色提醒,實現遠程操控平臺與視覺系統相結合,為遠程控制人員提供空間及障礙物信息,利用高速率信號采集、高清視頻監控方式,可實現遠程精準操控設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英歌)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