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8日訊 從2004年自主創業種植平菇至今,平度市東閣街道尹家村村民賈新偉經過10余年的潛心篤行,深得平菇種植精要,種植出的平菇品質與數量都屬上乘。發展到如今,賈新偉已有10個大棚,一年可以收獲6茬,高峰時每天能采摘1500公斤左右。大棚平菇種植效益可觀,畝收入可達14萬元,他的14畝大棚年收入近200萬元。

門外漢成平菇種植“土專家”
觀海新聞記者在賈新偉的平菇種植大棚看到,雇傭的工人正在忙碌采摘平菇。一萬多個菌棒一排排、一摞摞“長城”一樣整齊擺放,極為壯觀。平菇從菌棒兩端的袋口長出,有的剛剛冒頭,有的已經長成,像是花朵一樣,看上去鮮嫩肥碩。

“平菇葉片寬度達到五、六公分,就成熟了,可以采摘,這時口感最好,品質也最佳。平菇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能夠有效補充身體需要,中醫認為平菇性溫、味甘,具有追風散寒、舒筋活絡的功效。”賈新偉拿起一根菌棒,指著上面生長出的平菇樂呵呵介紹著,“我根據多年種植經驗總結,平菇種植要想高品質、高產量,關鍵在溫度、濕度、光照上。溫度要控制在15至23攝氏度為宜,濕度要達到95%以上,至于光照,不能太強烈,也不能太陰暗,以斑點光為最佳。”

一畝大棚能年收入14萬元
賈新偉的平菇大棚根據天氣情況一天要噴淋兩到三遍,并且隨時調整溫度、通風及光照,照料十分精心。每年8月菌棒入棚,一畝地大棚可擺放約1.3萬個菌棒,立秋前后第一茬平菇就能收獲,一個菌棒一年能夠產出平菇五、六茬,一直可以持續到來年6月。
“我的平菇每天下午采摘,第二天發往平度市區批發市場,一部分送超市,當前一公斤5元左右,春節前價格最好,能夠達到一公斤7元左右,一畝地大棚一年毛收入14萬余元。”賈新偉連話語中滿是欣喜,續多年平菇價格穩定,憑借平菇種植駛上了致富快車道的賈新偉。
帶動村民種植助力鄉村振興
憑借平菇種植,賈新偉不僅自己賺了錢,每年7、8月份制作菌棒繁忙時,用工多達近20人,平時常年也要雇工幫忙采摘,村莊村民也都跟著獲得了一份收益。此外在他帶動下,周邊村莊有三戶村民也開始發展種植。
近年來,為促進農民致富增收,平度市東閣街道除了大力扶持、推廣、復制像賈新偉這樣的鄉村振興“領頭雁”,更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轄區各村莊自身優勢,通過整合資源,在東楊家莊、水石埠等村莊建立符合村莊實情的蘋果、梨合作社,以產業發展帶動村集體增收,切實推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劉軍增 孫科強)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