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2日訊 青島水務集團環境能源有限公司的12座污水處理廠負責青島6個行政區的污水處理工作,同時承擔著李村河、海泊河、張村河等城市“血脈”的生態補水工作。無論是嚴寒酷暑、良宵黎明,這些“洗水人”始終堅守在生產一線,為青島守護著水處理的最后一道閘口,精心呵護著青島的碧海藍天。今天是“世界水日”,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清水俠”如何消滅“黃水怪”,同時處理后的清水又是如何利用的。

青島市最大的污水處理廠—— 李村河污水處理廠航拍圖。
讓處理后的清水回歸生活
流入青島各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具有濃度高的特點,給“洗水人”們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洗水人”們秉承著“讓清水流向未來”的核心理念,認真仔細的處理好每一滴污水,保證出水水質100%達標排放。2020年日污水處理能力從年初的121.6萬噸增長到130.6萬噸,全年共處理污水3.97億噸,中水回用8000多萬噸。出水水質遠優于國家最高出水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洗水人”不光要洗好水,還要讓洗好的水能用起來。青島人均水資源僅占全國平均值的9.5%,遠少于世界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絕對缺水標準,青島的“洗水人”在追求高品質出水水質的同時,致力于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將處理后的再生水應用于河道生態補水、園林綠化、道路沖洗、污水源熱泵等城市非飲用水的多個領域,僅向市區的海泊河、李村河下游補水已超過1.8億噸,河道生態補水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不僅使海泊河、李村河再現了往昔碧水繞城、柳青岸綠的景致,也使青島主城區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0.8%,處于國內大中型城市再生水利用的領先水平。

中水用于海泊河河道補水。
讓水文化也流動起來
“洗水人”還將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向人文、環境維度延展。2017年推出“讓清水流向未來”主打宣傳語,2020年吉祥物“清水俠”通過國家版權作品登記,2021年推出“洗水人”服務品牌,通過水務開放日,水務知識進課堂、進社區等活動,為市民免費提供節水理念體驗的場所,向公眾宣傳生態環境知識,為青島打造水環境科普教育的生態后花園。目前,青島水務環境能源有限公司已擁有青島市中小學生社會課堂2家、青島市環境教育基地7家、青島市科普教育基地2家,4年間共接待參觀學習4萬余人次。

“清水俠”帶著清水小課堂走進校園。
我和“清水俠”有個約會
在今年第二十九屆“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中,雙元水務公司的“清水俠”們第5次走進青島城陽第三實驗小學,通過化學小實驗為同學們帶來水處理的小知識;大任水務公司邀請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干部、青島市技師學院師生,走進青島市唯一一家河道貫穿廠區的花園式污水處理廠進行科普交流;團島污水處理廠的洗水人走進社區開展“三個一做節水達人”主題宣傳實踐活動,以一紙倡議書、一份家庭節水小竅門、一次節水知識科普為依托,發出節水倡議;海泊河水務公司到書城舉辦“城市清水小課堂”公益講堂活動;海灣中水公司和資源公司在中山公園參加市水務局主辦的中國水周青島啟動儀式,向市民宣傳節水、環保知識,展示水資源循環利用的發展成果。

世界水日,大任水務組織科普交流活動。
2021年青島水務集團環境公司入選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他們將以此為契機,深化改革創新,提高運營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將公司打造成區域內具有持續競爭力的水環境綜合治理龍頭企業,為“十四五”時期青島生態文明建設蓄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