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省級養老服務專項資金補助項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記者從會上獲悉,與原有資金補助政策相比,《方案》通過增、減、調相結合,進一步聚焦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聚焦居家社區養老和農村互助養老、聚焦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共設立養老機構建設運營補助、城鄉日間照料設施運營獎補、養老服務隊伍建設獎補、養老服務創新試點獎補4大類9個補助項目,確保省級財政資金從重點補建設“補床頭”轉變為重點補運營“補人頭”。
更加注重失能老年人的服務保障
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孟強介紹,《方案》優化了補助方向,取消了普通型養老床位一次性建設補助和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一次性建設補助開辦補助,同時大幅度提高了對護理型床位建設的補貼標準。
根據《方案》,新建護理型養老床位補助標準最高提高48%,每張新建護理型床位補助標準由5400元-9600元提高到8000元-12000元,每張租賃建設護理型床位補助標準由2400元-4800元提高到3000元-5000元。對于養老機構的運營補貼,保留并大幅度提高了對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的補貼標準。對一星級及以上民辦和公建民營類養老機構收住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由每人每年1200元、24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3600元。
《方案》在政策導向上進一步聚焦失能老年人的照護需求,鼓勵引導優先發展護理型養老床位,優先滿足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的剛性需求。
強化社區居家養老和農村互助養老
在社區居家養老方面,《方案》增加了對城鄉日間照料設施的運營獎補項目,對符合要求的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省級分別按照每處每年不高于12000元、6000元的標準給予獎補,由各地統籌相關資金,根據等級評定結果實施差異化獎補,有利于盤活利用設施資源,為老年人家庭提供更便捷、更豐富、更優質的服務。同時,將養老機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運營補貼標準,與等級評定結果掛鉤,根據養老機構等級給予0.8倍—1.2倍差異化獎補,建立起與養老機構等級掛鉤的長效化運營獎補機制。好的多補,一般的少補,達不到星級標準的不補,有利于激發養老服務組織提升服務質量的內生動力,不斷優化服務、提檔升級。
支持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養老服務人才是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重要力量。《方案》注重支持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在大中專畢業生入職養老服務行業的獎補政策中,將獎補范圍從本科、專科畢業生擴大到中職及以上畢業生,從入職養老院擴大到入職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并且提高了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補貼標準。對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中符合條件的本科及以上、專科、中職畢業生,分別給予2萬元、1.5萬元、1萬元入職獎補。這些舉措有利于吸引更多專業人才加入養老服務行業,提升養老服務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