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3月23日5版

城陽區就“污水通過暗渠流入丹山水庫”問題作出回應
污水主管線疏通完畢 新規劃管線滿足需求
本報3月22日訊 青島日報1月29日刊發《昔日“丹邱春賞”地 如今污水流成河》報道,反映污水通過暗渠流入丹山水庫,致使水庫南側的濕地遭到污染的問題。城陽區組織召開了專題會議,對報道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調查處理。
經落實,該區域污水主管網為華泰污水管線,起點為羅圈澗社區,止點匯入安樂河污水主管網,全長約3公里。該管網承擔著羅圈澗、瑞云、崔家溝等社區及周邊商住小區的污水排放。發生污水冒溢的點位為瑞云社區、金秋泰和郡小區污水支管網。造成該處管網淤堵的原因為主管網建設年代久遠,已到管網疏通維護期。隨著王沙路周邊商住小區增多,居民污水排放量加大,現管網的管徑已不符合目前區域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的要求。
報道見報后,城陽區立即安排了專業公司進行淤堵點位查找及清淤、疏通工作,并對冒溢點進行了混凝土包封處理,防止二次冒溢發生。對冒溢的污水進行了挖坑收集,用罐車拉運排入污水管網,于2月1日處理完畢。2月6日,相關單位開始對濕地部分污水采用微生物降解等措施進行水質改善,目前也已處理完畢。
城陽區政府副區長李明鋼表示,目前,城陽區已對現有整條污水管線進行了物探工作,明確了管線的使用狀態,對存在的淤堵部位,已展開定期疏通養護工作。同時,加大了對該污水管線的巡查力度,一旦發現冒溢點及時進行清淤、疏通。此外,根據周邊房地產開發情況,城陽區已新規劃了一條符合該片區污水排放要求的市政污水管線,以滿足未來周邊污水排放。
西海岸新區就金沙灘西側礁石區岸邊養鮑魚問題作出回應
4月30日前完成近海非法養殖清理工作
本報3月22日訊 青島日報2月5日刊發《鮑魚養殖“打游擊” “藍色海灣”結新疤》報道,反映西海岸新區金沙灘西側礁石區,有養殖戶在岸邊養鮑魚,且禁止游人靠近的問題。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調度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薛家島街道辦事處到現場查看,對報道問題進行了調查、整改、反饋。
經現場調查核實,用沉箱進行鮑魚養殖的問題確實存在。主要原因是,該處養殖設施處在水位較深區域內,比較隱蔽,致使日常巡查未能及時發現問題。針對上述問題,2月5日,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薛家島街道辦事處對養殖戶進行了約談和處置。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養殖戶進行了調查詢問,當即下達了《預警提示通知書》,要求立即停止違法行為,退出所占海域。薛家島街道辦事處督促養殖戶于2月6日自行清理養殖設施。2月7日起,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協助薛家島街道辦事處組織機械,根據每天潮汐變化,開始對養殖沉箱進行清理。目前,該海域低潮線以上的養殖沉箱約672個已被全部清理完畢,周邊廢棄的養殖設施也被清理。
西海岸新區管委副主任周誠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和鎮街將聯合行動,在4月30日前完成西海岸新區近海非法養殖清理工作,徹底治理新區非法養殖“頑疾”。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鄭實)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