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4日訊 一直以來,談及國家或地區的發展水平,人們往往習慣用GDP(國內生產總值)來作為唯一標準?!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蹦敲淳烤谷绾卧u估綠水青山的價值,怎樣衡量生態環境保護效果和績效?深圳率先探索,給出答案。3月23日上午,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GEP核算制度體系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圳市GEP核算“1+3”制度體系建設相關情況。

在國內率先開展城市GEP核算
GEP又稱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是指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的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包括物質產品價值、調節服務價值和文化服務價值三部分。
2019年8月,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意見》明確要求“探索實施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制度”;《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進一步要求“擴大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范圍”。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亞立介紹說,最近深圳市完成了以GEP核算實施方案為統領,以技術規范、統計報表制度和自動核算平臺為支撐的“1+3”核算制度體系建設,高質量完成了先行示范區《意見》要求的“探索實施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制度”任務。今年1月4日,先行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充分肯定了深圳GEP核算工作取得的進展,目的是推動深圳在發展過程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推動深圳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早在2014年深圳就以鹽田區為試點,在國內率先開展城市GEP核算,首次提出并建立了GDP和GEP雙核算雙運行雙提升工作機制。從2014年起,全市至少有8個區先后開展了GEP核算探索。2019年,深圳GEP核算工作被納入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意見》及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
建立全國首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據介紹,深圳目前建立的“1+3”GEP核算制度體系是全國第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制度體系。包括一個統領——GEP核算實施方案,一項標準——GEP核算地方標準、一套報表——GEP核算統計報表制度、一個平臺——GEP自動核算平臺。

一個統領:GEP核算實施方案
今年2月9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與統計、發改部門聯合出臺GEP核算實施方案(試行)。明確了核算方法,要求GEP核算按技術規范統一核算,按統計報表制度填報數據;規范了核算流程,要求每年核算結果于次年7月底前正式發布;理清了部門職責,明確GEP核算責任分工和工作要求。該實施方案是我市GEP核算工作制度化運行的總體施工圖。

一項標準:GEP核算地方標準
今年2月23日,深圳市場監管部門發布了GEP核算技術規范。確立了GEP核算兩級指標體系及每項指標的技術參數和核算方法。其中一級指標3個,分別為物質產品、調節服務和文化旅游服務。二級指標16個,包括農林牧漁產品、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和凈化空氣、游休閑服務等。該技術規范與聯合國統計局生態系統核算(SEEA-EA)技術指南和國家GEP核算標準相銜接,是我國首個高度城市化地區的GEP核算技術規范。
一套報表:GEP核算統計報表制度
去年10月12日,深圳市統計局批準實施了GEP核算統計報表制度(2019年度)。將200余項核算數據分解為生態系統監測、環境與氣象監測、社會經濟活動與定價、地理信息4類數據,全面規范了數據來源和填報要求,數據來源涉及18個部門,共有48張表單。該報表制度是全國首份正式批準施行的GEP核算統計報表。
一個平臺——GEP自動核算平臺
去年8月,深圳率先上線了GEP在線自動核算平臺,核算平臺設計了部門數據報送、一鍵自動計算、任意范圍圈圖核算、結果展示分析等功能模塊,可實現數據在線填報和核算結果一鍵計算,極大提高了核算效率和準確性。該核算平臺是全球首個GEP自動核算平臺。
張亞立表示,GEP核算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應用。下一步,將按照綜合改革要求進一步擴大核算范圍,不斷完善核算方法,持續推進應用實踐,努力探索“兩山”雙向轉化路徑,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可落地的先行示范經驗。
深圳GEP核算工作獲國際組織普遍認可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志云認為,深圳在探索生態文明考核與城市生態管理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首先是率先提出生態控制線管控手段,在保障深圳生態自然空間之外,也為其他城市和全國生態保護提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深圳在全國開展城市生態調查評估工作,在全國也是第一家。通過這個調查評估為深圳開展GEP核算奠定了數據基礎和工作基礎。
歐陽志云說,深圳市是全國第一個探索GEP核算制度體系的城市。在全國有很多地方開展的GEP核算,但深圳市全國第一個建立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制度體系的城市。還在全國第一個“進監測、進規劃、進考核”“四進”應用模式?!皳宜?,深圳也是全球第一個建立GEP核算制度體系的城市?!?歐陽志云說。
深圳建立GEP核算制度體現了作為全國改革窗口城市的擔當和決心,也體現深圳對發展理念和科學技術上的敢為人先的勇氣,善于將最新科技成果應用于城市的管理和城市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梁超 文/圖)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