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4日訊 相較于時刻呼吸的空氣、須臾不能缺少的淡水,公眾對海洋污染的關注度還不夠高。全國有1467個大小不等的海灣,海灣既是各類海洋生物繁衍生息 的重要生態空間,也是公眾親海戲水的重要生態空間,保護與開發的矛盾十分集中。因此,建設美麗海灣,不僅可以滿足公眾對近海環境改善的需求,提升公眾對保護海洋的關注,也可以此 作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出發點,為進一步工作打下基礎。正是基于此,生態環境部特別提出,到2035年全國要建成1467個美麗海灣的愿景。

觀海新聞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十四五”時期我市將采取多項措施,堅持陸海共治,繼續加強對路源污染的防控和海洋污染的治理,加大強化海洋執法力度,推進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 增強公眾親海體驗,持續改善近岸海域的水質,將分期分批推進建設美麗海灣,推進公眾對我市親??臻g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為進一步推動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申報準備工作,近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級領導畢玉廣帶隊到靈山灣實地調研指導,為下一步申報工作明確方向、提出標準。

西海岸新區分局結合申報工作分工,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詳細匯報,現場播放了視頻宣傳資料。畢玉廣提出,要繼續做好部門協同與對接,完善資料收集,宣傳資料要突出重點,充 分展現靈山灣的優勢和特色,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整合各方力量,加快推進申報工作。
據悉,2020年12月,生態環境部正式印發“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方案,在全國范圍內評選首批“美麗海灣”。結合我市海洋環境質量現狀和重點海灣管理保護工作實際,青島 市生態環境局確定推薦西海岸靈山灣參加本次優秀案例申報。
下一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指導西海岸新區分局,高效推進工作開展,早日拿出高標準、高質量,能夠體現我市海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水平的成果,為成功申報打好堅實基礎。(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