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全國發生“三合一”場所火災2333起,造成223人死亡。通過對近十年來的火災數據進行梳理分析發現,“小火亡人”事故主要集中在老舊居民小區和城中村、集鎮居民自建房,而這些地方的居民自建房多被改變使用性質,用于出租或是改成集生產、經營、倉儲、住宿及廚房等多種使用性質于同一建筑內的“三合一”場所,這無疑增加了火災危險性。
居民自建房火災風險高
2021年2月16日早上6點多,山東禹城一蛋糕店發生火情,有多人被困。消防員到場后迅速開辟多個滅火救人通道,滅火的同時,全力搜尋營救被困人員。
消防員:還有人?
獲救人員:有。(先下,先下來。)

一個多小時后大火被撲滅,火災共造成7人死亡1人受傷。事后經火災原因調查員現場調查,認定此次火災事故的原因為酥油斗燭引燃周圍可燃物引發,起火建筑為居民自建房。

近兩年來,居民自建房火災并不鮮見。2019年7月12日凌晨4點多,江西上饒洋口鎮就發生一起居民自建房火災,樓內有多人被困,消防員接到報警后趕到現場進行滅火救人。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緊張撲救,大火被撲滅,消防員從火場搜救出4名被困人員,遺憾的是均無生命體征。記者調取事發現場周邊的公共場所視頻,凌晨4點50分左右,借著事發現場的燈光可以看到,隱隱約約有煙霧冒出,緊接著煙霧越來越大。4點54分現場火花四射,4分鐘后,火勢就迅速蔓延擴大,很快就成猛烈燃燒趨勢,并向樓上和周邊蔓延。這期間有不少人路過并發現火情,遺憾的是直到凌晨4點57分才有人撥打119報警,而這時,大火已經將整棟樓房吞噬。

火災原因調查員現場勘察認定,火災起火原因是由于一樓電腦桌處電氣線路故障引燃周邊可燃物導致的。事發當時,樓內住有7人,其中3人跳樓逃生,這起造成4人遇難的悲劇過火面積不足200平方米。據了解,起火建筑為五層鋼混結構居民自建住宅用房,建筑內部設有一部敞開式樓梯連通各層,樓梯五層頂部采用玻璃遮蓋,屬于典型的 “通天房”,發生火災時煙熱沿內樓梯迅速向上蔓延,形成“煙囪效應”,對樓上人員逃生帶來嚴重影響。

2018年12月2日凌晨,云南昆明西山區一居民自建房發生火災,消防員趕到現場后經過2個多小時的緊張撲救,最終將大火撲滅。火災共造成8人死亡,其中3人在自救逃生過程中墜樓身亡。記者調取了事發當時的公共場所視頻:凌晨1點50分,事發樓上后火苗飄落下來,掉落的火苗越來越多,7分鐘后,樓上有不少人開始向樓下逃生。很快,整個樓房就被濃煙烈火吞噬,不幸的一幕發生了,樓上有人在逃生過程中從樓上跳了下來。

火場親歷者 陳先生:我們睡到一點多點,我老婆被煙嗆醒了,給我喊醒了。喊醒了的時候屋里面煙已經進的差不多了。我(家)旁邊有個晾衣服的三角鐵架,踩著那個抱著下水管道可以爬到隔壁。
陳先生一家三口通過毗鄰建筑安全逃生。經過消防部門現場勘查認定:火災是由于租戶當晚停放在一樓101室正在充電的6號電動自行車線路故障引發的。消防員還發現,事發居民自建房對外出租,不少租戶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在一層,二樓以上樓梯間堆放大量可燃物品,另外,通往樓頂平臺的門被人為上鎖,嚴重影響了人員的逃生疏散。
“三合一”建筑多為村鎮居民自建房
通過梳理分析近十年來的火災數據發現,除了老舊居民小區,一些城中村、集鎮的居民自建房也是“小火亡人”事故的重災區,城中村、集鎮的居民自建房火災緣何多發頻發?這些居民自建房到底存在哪些火災危險性?
記者:哪年建的大概是?
居民:一般都是1984年吧,1984年、1985年。
記者:自己建的?
居民:是的。
記者:自建房?
居民:自建房。
記者:建了幾層大概?
居民:一般就是三層吧,當時建的是兩層,最后加了一層。
記者:這條街大部分都是自己建的(房子)?
居民:是的是的,有一部分可能是租的吧。一般上面就是住宿的,下面是做生意的。
記者在湖北孝感等多地走訪調查時發現,集生產、經營、倉儲及人員生活住宿等多種使用性質于同一建筑內的“三合一”現象已從城市向一些城中村、集鎮轉移,城中村、集鎮的“三合一”場所多為居民自建房,相對于城市林立的高樓,這些居民自建房一般層高都在3到7層不等,建設之初沒有配備相應的消防設施,每棟建筑之間沒有足夠防火間距。這類居民自建房的使用性質由原來的居民住宅改為集生產、經營、倉儲及人員生活住宿等多種使用性質后,它的消防設施、防火功能等不但沒有得到相應的改善,反而增加了用火用電量和火災荷載等火災風險。

湖北孝感市孝南區車站街道鴻城社區副主任 李大叢:這里基本上一條街一樓全部屬于生產經營區域,大部分的后邊都作為生活區,包括二樓、三樓都是居住人的。所以這一塊安全隱患確確實實是有一部分安全隱患。
記者隨消防監督員和社區工作人員在湖北孝感的一些城中村和集鎮居民自建房檢查時看到,消防設施缺失、生活與經營區沒有做防火分隔、電氣線路私拉亂接等消防安全隱患比較常見,外窗防盜網沒有預留逃生口、疏散樓梯間堆滿紙箱貨物等居民習慣性錯誤行為也普遍存在,“缺、占、亂、堵”已成為這些居民自建房的消防安全隱患標簽。

湖北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科科長 劉澤:就是全封閉式的這種陽臺窗,如果一樓發生火災,煙氣和火勢肯定會蔓延到上面來,樓梯肯定是走不通的,只能通過我們這個陽臺,或其他的逃生通道來走,但如果是陽臺被封閉的話,就完全沒有逃生通道了。

湖北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 喻梅:全市帶有經營門店的村民自建房大概有6.64萬家,其中符合“三合一”(場所)標準的,是“三合一”場所的住宿、經營、儲存在一塊的,大概有2萬余家,這個存量還是很大。
城中村居民自建房多重火災隱患疊加
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一些流動人口多的城市城中村居民自建房多用于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居住,那么,類似這種出租給人員居住是不是就安全了呢?來看記者的報道。
記者在云南昆明等多地的一些城中村走訪調查時看到,居民自建房之間的樓間距都很小,有的兩棟樓之間甚至可以通過窗戶進行握手,俗稱“握手樓”、 “一線天”,而這些居民自建房建筑時間早,電氣線路老化現象嚴重。

記者:哪年建的房子?
云南昆明市西山區船房社區居民 栗偉:有點早了,可能是有的是在八十年代末,有的可能在1997年、1996年左右。
記者:現在你這個房子主要用于做什么?
云南昆明市西山區船房社區居民 栗偉:就是以出租為主了。
栗偉告訴記者,這幾年租房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的自建房常年都是住滿租客的。記者在一些對外出租的居民自建房里看到,實行對外出租以后,由原來的一戶居住變成多戶居住,用火用電量增大,樓內人員增多,但疏散樓梯基本仍只有一部。

云南昆明市西山區船房社區黨支部書記 楊紹玉:因為我們所有的村民自建房建的比較早,可以說是最早是自己住,后來隨著市場變化,然后大部分人就用于出租,改善經濟條件,可是這個安全隱患就比較大了。

記者在走訪中看到,為了防盜,這里的居民自建房外窗幾乎都安裝了防盜網。消防監督員告訴記者,由于每棟居民自建房的住戶增多,大量電動自行車飛線充電,大大增加了火災危險性。

云南昆明市西山區消防救援大隊消防監督員 陶晶:占用公共通道、安全出口,然后室內的話就是樓梯間,都是堆放的大量的雜物,然后安全出口的話有的是鎖閉。主要的消防隱患,就是消防設施配備不足。然后它的通道、安全出口被占用,被堵塞的情況比較嚴重。

記者通過走訪調查發現,用火用電量劇增、大量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疏散出口少、外窗防盜網沒有預留逃生出口、消防通道被占用等多重火災隱患疊加,是不少城市城中村居民自建房的共性難題。

云南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處副處長 孔冉:所有的亡人火災事故包括它的成因,發生的一些原因,進行了一個具體分析,得出昆明市所有的“小火亡人”50%以上都是發生在城中村、出租屋,以及這類的村民自建房的范圍內。
多措并舉 遏制居民自建房火災高發態勢
通過記者的走訪可以看到,一些城市的城中村、集鎮居民自建房消防設施缺失、消防通道被占用、電氣線路私拉亂接等消防安全隱患比較常見,隨意停放并給電動自行車充電、外窗防盜網未預留逃生窗口等一下錯誤行為也普遍存在。那么,消防部門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破解城中村居民自建房火災防控難題呢?
湖北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科科長 劉澤:現在就是有很多這種農村的自建房,然后慢慢地把這個用途改變,以前是純居住,現在可能把下面改成這種經營性的場所,就形成了這種“三合一”或者“多合一”的場所。然后我們針對這種場所,我們采取了一些整治措施。比如我們將這種生活和經營的區域進行防火分隔,用防火門進行分隔。你看這個就是用防火門進行分隔。
記者:它這個分隔有什么作用嗎?
湖北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科科長 劉澤:分隔就是假如這種經營性場所,就是出現火災或者其它情況之下,它可以防止煙氣或者火向居住區蔓延,給我們人員贏取更充分的逃生時間。
除了在原有建筑的經營和人員生活區進行防火分隔外,還對一樓經營飯店、超市等火災風險高的場所加裝獨立式自動感煙報警器和簡易滅火設施。

湖北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科科長 劉澤:針對這種“多合一”的這種居民自建房,我們是推廣像這種干粉滅火裝置。假如下面發生火災之后,達到一定的溫度,它會自動噴射(干粉)來撲滅火災。

記者在走訪中看到,不少居民自建房的人員住宿區還配備有火警提示器,一旦樓下發生火情,確保樓內的人員第一時間接到逃生疏散信號。另外,多數居民自建房的外窗防盜網也進行了開設救援逃生出口的改造。
記者:自建房在整個治理推動過程中有哪些難度?

湖北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 喻梅:首先這個村民自建房,由于群眾的(消防)意識還是比較淡薄,他們還是以經營為主,所以沒有考慮到自身的安全。
日前,湖北孝感已有不少城中村、集鎮集生產、經營、倉儲及人員生活住宿等多種使用性質于同一建筑內的“三合一”居民自建房消防設施改造已經按照要求逐步推進。
湖北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 喻梅:在控制增量方面,我們制定了新增門店的建設標準和審批的流程,所有要新建的門店必須到鄉鎮相關部門審批以后才能開始建設。加大原有存量的巡查,主要是我們社區、村網格員將這個消防安全排查納入到日常的這個網格排查當中。如果發現有違規或者反彈的這種現象,要及時制止、勸阻。

與湖北孝感不同的是,云南昆明城中村居民自建房主要以出租為主,全市有近300個城中村;8.5萬多棟出租房;55萬多戶出租房居住戶,人多車多,大量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按每戶一輛電動自行車,其量可想而知,切斷電動自行車這個引火源,清理樓內的燃燒物,成為了消防部門亟待解決的難題。

云南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處副處長 孔冉:在電動自行車治理的過程中,主要還是實現這個人車分離的一個目標,堅決杜絕這個電動自行車進門入戶。所以說我們在每一個社區,這個都要求要設立專門的電動自行車停放點和充電點。
先疏后堵,堵疏結合。在出租戶集中的社區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點,引導出租戶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到集中停放充電點,并采用技防的方式堵住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漏洞。

云南昆明市西山區消防救援大隊消防監督員 陶晶:在公共通道我們設置了感煙探測儀和一個智能攝像頭,那么如果有電動車往里面停放的話,它會報警。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