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快服飾品牌H&M火了,只不過這次火的方式是“自掘墳墓”——在其官網公然聲稱不再從新疆采購棉花等原材料,并對新疆勞動者權利狀況進行無端指責,消息一出,引起網友憤怒,多方指責。事件持續發酵,多家電商平臺下架H&M相關產品,各軟件也屏蔽了門店及關鍵詞,抵制仍在持續發酵,其他發表過類似聲明的品牌也被逐一曝光。正如新聞聯播主播郭志堅評價:“無中生有,打著人權旗號干涉中國內政,中國消費者不吃這一套,中國市場不吃這一套。”

青島H&M實體店顧客稀少。
服裝品牌抵制新疆棉花
引發眾怒!
3月24日上午10時48分,共青團中央在微博中表示:一邊造謠抵制新疆棉花,一邊又想在中國賺錢?癡心妄想!消息一出,引發各方廣泛關注,在早些時候,H&M在其網站發布聲明:H&M集團對來自民間社會組織的報告和媒體的報道深表關注,其中包括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強迫勞動和宗教歧視的指控。聲明中,H&M集團表示,我們不與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裝制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采購產品原材料。這份聲明頓時引發網友憤怒,大家紛紛評論“請你離開中國”“吃中國人的飯,砸中國人的鍋”。緊接著,下午黃軒、宋茜等代言明星宣布與H&M解約。
事件持續發酵,24日晚上8點,H&M中國發布了一份新聲明,聲稱H&M集團通過全球認證的第三方來采購更可持續的棉花,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地的棉農采取更可持續的種植方式來種植棉花。H&M集團并不直接從任何供應商處采購棉花。另外,H&M表示,關于全球供應鏈管理部分,集團一貫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并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場。這份最新聲明并未直接提及新疆,也未就抹黑新疆言論道歉。人們紛紛表示:避重就輕,看不出任何誠意!
多方紛紛下架產品
遭遇抵制!
H&M一系列無中生有、別有用心的指控很快引發連鎖反應,各大電商平臺當晚下架了H&M的所有產品。淘寶、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都已經無法搜索到H&M的產品、店鋪。百度地圖、高德地圖APP搜索“H&M”或“HM”,均沒有搜到相關地點結果。隨后,大眾點評、美團、口碑等本地生活App也全部屏蔽,搜索HM、H&M等關鍵詞均無結果。與此同時,小米應用商店、華為應用商店、vivo應用商店、騰訊應用寶也都下架了H&M商城APP。
門店試衣間很冷清
閉口不談!
線上“全軍覆沒”,線下門店情況如何?25日上午10點,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來到位于凱德MALL的H&M門店探訪,商場剛開門,H&M門店兩層空無一人,最后記者在一樓收銀臺找到一位正在整理衣架的店員,當問及門店是否正常運行,店員表示“無法回答任何相關問題”。
中午12點,記者又來到位于山東路一家商場的H&M門店,正是午休時間,偌大的店里只有五六名顧客,平時排起長龍的試衣間也空無一人。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尚未接到后續任何通知,目前正常營業。“H&M拒用新疆棉花,現在全網抵制了。”兩名逛商場的年輕人站在門口討論了幾句,又匆匆走開。
晚上7時,記者再次來到山東路一家商場的H&M門店門口,可以明顯看到來往的人流量大了起來,但很多都是站在門口往店里張望,“真的冷清了!”其中一位女生驚呼。她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從網上看到消息,進店的原因就是看看是不是“真的變冷清了”,并表示自己“只逛不買”。不僅是她,記者看到,不少顧客都駐足和同伴說起此次事件,隨即走開。比起旁邊幾家服裝店,店里顧客數量明顯少了很多。
“我們也在密切關注這件事發展。”這家商場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要有最新的動態和通知,他們也會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并告知消費者。
多次惡意中傷造謠
違背良知!
近兩年發表過與新疆棉花“切割”言論的外國企業還有不少。其中包括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組織(BCI)成員巴寶莉、阿迪達斯、耐克、新百倫等。而H&M更是早在去年9月就曾聲明終止與中國紡紗行業巨頭華孚公司的“非直接業務往來”,理由是該廠涉嫌雇用新疆少數族裔“強迫勞動”。美國品牌耐克除了表示不從新疆地區采購產品,還要求合同供應商也確認不使用新疆地區的紡織品。
“H&M碰瓷新疆棉花”事件發酵后,24日晚,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發布消息,作為世界最大棉花消費國、第二大棉花生產國,我國2020/2021年度棉花產量約595萬噸,總需求量約780萬噸,年度缺口約185萬噸。其中,新疆棉產量520萬噸,占國內產量比重約87%,占國內消費比重約67%。至于采摘,隨著我國棉花機械化采摘推廣,2019年新疆棉機收比例就已經達到42%。
25日,人民日報“我支持新疆棉花”等話題,并迅速獲得網友幾百萬轉發、十多萬評論,“支持國貨”“新疆雪白的棉花不容玷污”等評論獲得大量點贊,新疆地區機械收棉花、無人機植保等視頻、照片更是刷屏。(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高靜文 文/圖 部分內容來源:南方都市報、澎湃新聞、人民日報評論、新華視點、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網友評論)
外交部:
中國民意不可欺、不可違
針對瑞典時裝公司亨內斯—毛里茨公司(H&M)宣稱拒絕使用新疆產品的言論在華引發廣泛聲討和抵制浪潮,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5日表示,中國人民友善開放,但中國民意不可欺、不可違。
“新疆地區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不用是相關企業的損失。”華春瑩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說,有關新疆地區“強迫勞動”的指責完全是個別反華勢力炮制的惡意謊言,目的是抹黑中國形象,破壞新疆安全穩定,阻遏中國發展。
“給老百姓包括少數民族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一般正常人都會覺得是件好事,因為可以讓人民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但是就有人認定一定是強迫勞動或者暗無天日的壓迫。為什么?因為他們自己歷史上真的就這么干了上百年,所以現在以己度人。”華春瑩說。
“中國光明磊落,中國人民友善開放,但是中國人民的民意不可欺、不可違。”她說。
商務部:
純白無瑕的新疆棉花不容抹黑
針對H&M等品牌抵制新疆棉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25日回應說,所謂中國新疆地區存在“強迫勞動”,完全是子虛烏有,純白無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勢力抹黑玷污。他還表示,歡迎外國企業到新疆實地考察。
高峰是在商務部當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日前,H&M等品牌關于抵制新疆棉花的聲明引發網友不滿,多個平臺也紛紛下架相關品牌。對此,高峰說,我們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新疆事務和中國內政,反對基于謊言和虛假信息、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為借口對中方有關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
他表示,對于跨國企業在中國正常的經營活動和構建產業鏈供應鏈的努力,中國政府始終持歡迎和支持態度。對于個別企業基于虛假信息作出的所謂商業決策,中國消費者已經用實際行動作出了回應。
高峰強調,希望有關企業尊重市場規律,糾正錯誤做法,避免商業問題政治化。同時,我們歡迎外國企業到新疆實地考察,也愿意為各國企業在新疆開展貿易投資提供積極支持。
針對歐盟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為借口對中國有關個人和實體實施單邊制裁,外交部日前宣布,中方對歐盟有關機構和人員實施制裁。
相關事件是否會影響中歐投資協定簽署?高峰表示,目前中歐雙方談判部門正在開展必要的法律審核工作。中歐投資協定符合雙方利益,有利于中國、有利于歐盟、也有利于世界。
中消協:
嚴重傷害了中國消費者的感情
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3月25日消息,近日,個別國際行業組織和跨國企業基于虛構的謠言,抵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棉花和相關產品,并就此發表聲明、終止合作、取消許可。這種做法嚴重傷害了中國消費者的感情,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表示嚴重關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享有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人格尊嚴受尊重權。中消協認為,有關企業在華經營,應當嚴格遵守中國法律,切實落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責任。我們反對基于虛構、誣陷之詞,在消費品原料、產地等真實情況方面做虛假宣傳,欺騙、愚弄國內外廣大消費者;反對偽造事實、限制采購、歧視供應,侵害消費者對優質原料和產品制成的終端消費品的自主選擇權;反對在華銷售商品、賺取利潤,卻傷害中國消費者的民族感情、人格尊嚴。
相關行業組織和跨國企業應立即停止實施類似虛假宣傳、歧視政策、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做法,立即糾正不誠信、不公平、不道德的商業行為,真正擔負起跨國企業應盡的法定責任和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體現對中國消費者的尊重。中消協將密切關注相關事態發展,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