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國際設計小鎮。
▲觀眾在山東省第三屆工業設計周上觀看“貫龍號”隧道掘進機模型。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觀眾在山東省第三屆工業設計周上觀看移動衛生間。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觀眾在山東省第三屆工業設計周上體驗VR數字樣機評審系統。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觀眾在山東省第三屆工業設計周上觀看智能紅外體溫篩查系統。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觀眾在山東省第三屆工業設計周上了解電動多旋翼直升機。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昨日,山東省第三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暨工業設計周開幕式在煙臺國際設計小鎮舉行,全省最優秀的工業設計產品和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展示,引發新一輪探討工業設計、發展工業設計的熱潮。
與此同時,20余家省內企業簽約共建國家智能制造工業設計研究院,11所省內高校簽約共建中國工業設計聯合創新大學,全省第一家設計小鎮——煙臺國際設計小鎮全面啟動建設,在工業設計領域頻頻發力的煙臺,再次吸引全省目光。
設計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是構成當今世界創新發展的三大驅動力。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深刻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式增長。”而工業設計處于創新的前沿,成為催生新發展動能的強力引擎。
工業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結合產生的新興生產力,是創新鏈的起點和價值鏈的源頭,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發展和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助力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關鍵手段。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工業設計、研究工業設計、對接工業設計,借助設計“大腦”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煙臺堅持把工業設計作為推動制造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和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提出創建“工業設計名城”的目標,積極打造具有煙臺特色的設計資源創新平臺,進一步以工業設計帶動企業轉型升級,推動設計產業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工業設計正成為點亮煙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創新發展的“金鑰匙”
工業設計賦能企業提質增效
工業設計,這個乍一聽起來有些陌生和遙遠的詞,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到手機支架、茶壺茶杯,大到動車軟臥、農業機械,處處都能體現工業設計的巧思。工業設計,無處不在。
在本屆“省長杯”大賽的舉辦地煙臺國際設計小鎮原型創新工廠展廳,琳瑯滿目的工業設計產品涵蓋了不少生活生產領域。大賽金獎作品“豹”系列拖拉機,以其帥氣拉風的外型,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不僅僅是簡單的外觀設計,工業設計已經延伸到工藝流程、新材料、人機互動、節能降耗、品牌塑造等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是企業實現產品更新換代、提質增效的重要驅動力。”該項作品設計方、山東鼎意工業設計咨詢服務有限公司CEO李峻峰向記者介紹道。
企業發展靠創新,而工業設計往往與創新緊密相連。“作為與科技和商業并駕齊驅的三種創新驅動力之一,設計創新在信息時代將凸顯更加重要的作用。工業設計從創新鏈前端和產業鏈上游出發,將需求的價值性和技術的可行性,以及商業成功的必要性進行整合,將創意和機會轉化為體驗、功能和服務。”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長劉寧認為,尤其在信息時代,工業設計鏈接用戶大數據和大規模定制,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為智能制造賦予無限想象力和創造力,成為把握市場變化、推出迭代產品、塑造時代品牌、打通關鍵節點的“金鑰匙”。
實踐證明,工業設計在促進產品差異化、推進技術市場化、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等方面,能夠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今年疫情期間,煙臺艾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設計研發的百萬像素級廣域大通量紅外體溫篩查熱像儀得到廣泛應用,成為“抗疫”明星產品。在本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中,該款熱像儀一舉斬獲金獎。“該設計可實現遠距離測溫、寬視場捕捉人群,呈現監測對象的細膩熱圖細節,大幅提高單位時間內人群的通行速率,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是全球首款130萬像素級的紅外體溫篩查熱像儀。” 煙臺艾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馬彥靜介紹。公司十分重視前端研發設計,一直致力于技術引領、產品創新。正是得益于好的產品和設計,公司銷售額和利潤連年翻番。疫情期間,從大年初三復工復產,公司上半年新增了200余人的工作崗位,生產經營穩步增長,上半年銷售額達到6.4億元,同比增長150%。
工業設計,越來越受重視,正日益成為企業跨越式發展的內生動力。劉寧會長指出,全國工業設計平均投入產出比已經達到1:60,浙江省和廣東省十三五期間工業設計帶動轉化產值都將超過3萬億,全國已經有10000多個專業設計公司,8000多個企業設立了工業設計中心。
國際話語權增強
煙臺工業設計聚焦世界目光
當前,世界正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增長動力加快轉換,居民消費不斷升級,工業設計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工業設計發展,相關工作內容先后列入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在制造強國戰略中,將提升設計能力作為重要任務之一。
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等13個部門,共同印發了《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提出了未來4年的發展目標和政策措施,為工業設計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山東省副省長凌文在本次“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頒獎典禮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山東省堅持把工業設計作為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重要內容,作為提升產業層次、增加有效供給、增強產品競爭力的重要突破口,出臺了《關于加快我省工業設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工業設計產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形成設計、研發、品牌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工業設計企業600余家,獲得認定的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24家,數量居全國前列,省級工業設計中心達到247家。
在山東的工業設計版圖上,煙臺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絕對是耀眼的存在。近兩年來,一系列工業設計領域的“大動作”,打開了煙臺在全省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2018年7月18日,全球創新動能大會在煙臺成功召開,拉開了煙臺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序幕,中德工業設計中心、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正式在煙臺揭牌成立。
世界工業設計大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工業設計頂級峰會。去年10月份,以“設計·動能之光”為主題的2019世界工業設計大會暨國際設計產業博覽會在煙臺隆重開幕,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設計組織、機構、企業以及院校代表齊聚港城,圍繞促進工業設計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展開思想碰撞,煙臺聚焦了更多國際目光,動能之光在世界的東方熠熠生輝。
世界設計產業組織(GDIO)是在2019世界工業設計大會上由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設計組織、高校、企業共同發起成立的國際設計產業交流合作平臺,也是全球第一個由中國發起、總部設在中國的國際設計組織,秘書處永久落戶煙臺。
不久前,GDIO網站正式在全球上線,這將為煙臺提供可持續的國際資源,深化國際間的互動與合作,持續增強工業設計與煙臺制造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提升煙臺在國際設計創新領域的城市影響力、國際知名度和話語權。
煙臺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和一大批先進制造業企業,發展工業設計潛力巨大。目前,煙臺已集聚起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20多家,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創新體系,孵化出一批優秀設計成果。中集來福士自主研發設計的“藍鯨1號”,榮獲中國工業設計最高獎——優秀工業設計金獎;杰瑞集團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累計獲得授權專利近140項。
在本次“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中,煙臺共有38件作品獲獎,其中2件作品獲得金獎。無論是產業門類,還是智慧化程度、先進性等方面,都比往屆有了很大提升,這不僅是工業產品的進步,也一定程度代表了煙臺新舊動能轉換的堅實步伐。
創建工業設計名城
煙臺將聚集更多國際設計資源
煙臺是工業大市,培育了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先進結構材料、生物醫藥2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當前正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工業領域大力實施優勢產業倍增計劃,加快推動新興產業崛起。在這個過程中,工業設計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9年9月30日,煙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快工業設計發展的意見》的通知。要求推進與全球工業設計創新要素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煙臺工業設計產業規模化、專業化、高端化水平,努力打造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工業設計名城。
7月18日,煙臺市創建國際工業設計名城啟動儀式在煙臺國際設計小鎮隆重舉行。面向未來,煙臺確立了創建“國際工業設計名城”的目標,正在大力實施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十大工程:即建設中德工業設計中心、創建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建設煙臺國際設計小鎮、發起成立世界設計產業組織、建設中國工業設計聯合創新大學、組建設計產業創投基金、持續舉辦世界工業設計大會、持續舉辦國際設計產業博覽會、建設煙臺設計產業聯盟、持續開展“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暨國際青年設計周。這十大工程涵蓋了各個領域和環節,形成了煙臺創建國際工業設計名城的整體架構。
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對此寄予厚望,他指出,“這十大工程盡管在煙臺建設,但這不是煙臺一個城市的資源,我們要從煙臺出發,以更高的眼光和格局、更強的資源統籌能力,鏈接世界上最好的設計師、設計組織、設計企業,吸引更多國際設計資源落戶煙臺,服務膠東半島一體化,服務全省、全國工業轉型升級,使煙臺成為設計資源共享、創新協調共進的支點。”
眼下,煙臺國際設計小鎮已全面啟動建設,小鎮原型創新工場、工業設計創新實驗室已投入使用。下步,將全面啟動基礎設施配套、沿湖景觀改造、國家工業設計研究等板塊建設,建成后預計吸納100家創新公司和500名創業設計師落戶,打造工業設計創新高地,助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和煙臺市國際工業設計名城建設。(YMG全媒體記者 信召紅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