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中山路街道迅速行動,狠抓落實,以機關食堂為示范樣板,采取系列措施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以身示范、做空盤行動的積極宣傳者和有力推動者。
宣傳教育到位,節約意識跟得上
通過在街道宣傳欄、電子屏、就餐區等醒目位置張貼節約宣傳標語等,時刻提醒大家勤儉節約,自覺形成良好節約意識。將勤儉節約教育與黨員學習、主題實踐活動等結合起來,加強對全體干部職工的思想意識教育,引導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努力營造起“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用餐理念。
餐廳動態管理,“三步走”節約有保障
緊抓食堂管理,通過開源節流“三步走”,讓節約風氣在街道蔚然成風。一是個性“定制”就餐。食堂采取按需按量自助式就餐模式,就餐人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菜品和菜量。同時對菜品和主食供應的分量進行大小區分,主食饅頭制作不同大小,菜品供應提供“小碗制”,個人根據實際情況適量拿取,進而最大限度避免不必要浪費。二是保質保量剩余菜品也能合理化“變身”。若當日用餐后菜品出現剩余,工作人員將迅速對其進行速凍處理,以保證菜品的營養和口感,在下一餐中進行充分利用,同時對剩余菜品實行“二次”深加工,如米飯可做早餐稀飯、蛋炒飯,雞蛋可做成鹵煮,讓剩余菜品也“變身”餐桌美味。三是動態管理讓采購就餐更加科學。每周制定菜品采購明細,夏季天氣炎熱時,堅持少量多次訂購,以防出現菜品變質、不新鮮等不必要的浪費。根據每日街道實際工作情況,動態管理用餐人數,如出現外出參加培訓五人以上不到餐廳用餐等特殊情況時,及時調整烹飪菜量,防止出現過多剩余。每日一小節,每周一匯總,根據當日用餐狀況和菜品選取量,決定次日如何增減,每周對不同菜品喜好程度進行分析,在共性的問題上做加減法。
全員參與改進,持續提升有潛力
樹立“單位是我家,節儉靠大家”的節約理念,在就餐時間設置監督崗,街道黨員帶頭站崗,在餐盤回收處進行檢查監督,發現浪費情況及時指正。設置意見建議交流本,鼓勵就餐職工積極提出在就餐中發現的浪費、不合理情況及整改措施,進一步發掘節約潛力。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中山路街道通過從內部“開刀”肅紀,進一步在機關內強化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優良作風,以身作則帶動轄區形成濃厚的愛惜糧食、理性消費、厲行勤儉優良氛圍,為在轄區營造起人人參與的勤儉節約風氣作出示范與表率。(青報全媒體記者 喬文靜)
責任編輯 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