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3月30日
地點:日喀則桑珠孜區(海拔3860米)
天氣:18℃/0℃ 晴
今天頭一次最低氣溫升到了0℃,暖洋洋的陽光照在身上,就如同62年前的農奴們被解放后沐浴到了黨的光輝般溫暖。剛剛過去的3月28日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62年前,西藏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開啟了西藏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最有進步意義的社會變革。今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在中國社會主義大家庭里,西藏各族人民把貧窮落后的舊西藏建設成了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生態環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藏。在萬木剛剛開始吐綠的高原三月,西藏自治區各地舉行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紀念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2周年。
舊西藏農奴制時的歷史照片。
在解放以前的西藏,不到人口5%的農奴主占有全部耕地牧場,95%以上的人世世代代為農奴。據1959年民主改革前統計,在西藏約330萬克(1克約合1畝)土地中,三大領主(官家、貴族和寺廟上層僧侶)占有比例高達99.7%。依靠對土地的絕對占有,領主掌握著農奴的生死婚嫁,可隨意用于賭博、買賣、贈送等,廣大農奴毫無人權可言。對于舊西藏的農奴們來說,平時的生活只有“三天”:一天低三下四無償服侍領主;一天給富農家幫工,換少許糌粑充饑;一天賣力地種從領主那里租來的地。
日喀則民眾在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這天跳舞慶祝。
舊西藏農奴制度下的農奴的地位,還不如牲口。日喀則農牧民達國杰這樣評價自己的童年:“舊西藏是慘無人道的,現在的人對牲口都沒有那時候領主對農奴那么無情。”時至今日,76歲的達國杰仍對舊西藏充滿了憤恨。那時,達國杰一家六口生活在農奴主莊園里,祖祖輩輩都是差巴(農奴的一種)。“在農奴主眼里,農奴就是牲口,想打就打,看不順眼有可能把眼珠子剜下來。”達國杰說。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成了那一代西藏人民難以忘懷的歷史時刻。民主改革后,農奴們分到了牛羊肉,更重要的是分到了自己的土地和牛馬羊等生產資料,他們第一次用完全屬于自己的雙手,牽起自家的牛馬,犁開自己的田地,播下希望的種子,收獲屬于自己的果實,創造著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日喀則民眾觀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慶祝演出。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在北京簽訂,宣告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3月28日,國務院頒布命令,在西藏施行民主改革,徹底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從此,西藏百萬農奴翻身得解放,將命運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成為自己和西藏的主人。這是西藏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折點,也是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祖國統一事業的一件大事。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投票決定,將每年的3月28日設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讓包括藏族在內的全體中華民族永遠牢記這一天。當天,日喀則市區的四號公園、扎什倫布寺廣場、各區縣鄉鎮街道和村莊,都以文藝演出、展覽等形式慶祝這一偉大的節日。由于周末下鄉三天,沒能在市區看到各種慶祝活動,卻在鄉里看到了群眾自發組織起來的原汁原味的慶祝演出。

日喀則民眾在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這天跳舞慶祝。
如今,農牧民們住著美觀敞亮的二層藏式民居,只要勤勞肯干,不僅僅是吃飽穿暖,還能買車蓋新房。西藏民主改革,讓雪域高原迎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更是按下了擺脫貧困的“加速鍵”。截至2019年底,西藏74個貧困縣區實現“摘帽”,6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西藏作為全國唯一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2020年宣告消除絕對貧困,現在更是踏入到鄉村振興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
日喀則民眾觀看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慶祝演出。
1959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僅為1.74億元。2020年,這一數字突破1800億元!人均收入增長百倍!62年來,西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過上了好日子,雪域高原走完了其他地方千余年走完的社會發展道路,這是一個偉大的奇跡。經歷過寒冬的人,最知道太陽的溫暖;親歷過黑暗的人,最知曉光明的珍貴;深受封建農奴制摧殘的百萬農奴,最懂得珍惜新西藏的幸福甘甜。(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建亮 文/圖)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