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30日訊 穿上戲服,扮上戲裝,在弦樂器的悠揚聲中,一位位青年演員輪番登場。日前,青島市即墨區柳腔藝術中心在即墨區實驗四小開展了今年首場“戲曲進校園”演出活動。柳腔藝術中心的青年演員們現場教學唱、念、做、打等戲曲基本功,現場不少師生樂在其中,柳腔傳統唱段《花燈記》、柳腔小戲《新柜中緣》等精彩節目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柳腔運用的是即墨地區的地區方言,屬于漢語北方方言的膠遼官話,通俗易懂,生活氣息濃厚。據了解,即墨區柳腔藝術中心自2010年開始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每周安排3名老師到合作學校開展柳腔教學,并每年策劃柳腔節目各中小學開展巡演。

近年來,即墨區每年開展“戲曲進校園”演出活動40余場,教授課程約100課時。在即墨區柳腔藝術中心指導下,小演員們的柳腔作品《新墻頭記》摘得第23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集體節目金獎,《新柜中緣》獲青島市第八屆“海燕獎”群眾文藝原創作品大賽(戲劇、曲藝類)三等獎,即墨區第四實驗小學被推選為“全國優秀文化傳承學校”。

通過柳腔進校園活動,讓學生們領略戲曲藝術的魅力,接觸更多層次、多元化的藝術體驗,激發學生對傳統戲曲藝術的興趣愛好和文化認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芝萌)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