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國有企業家 激發國企內生動力
青島提出20項改革措施推進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
一場由國有企業家“領銜”的國家級改革試驗,在青島進入全面實施的倒計時。
2021年3月30日下午,國務院國資委在北京組織召開“深化區域性綜改試驗 推進地方國資國企改革”新聞媒體通氣會。青島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馬衛剛在現場介紹了我市籌備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有關情況。他表示,結合本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特色和基礎,青島確定了以國有企業家隊伍建設為綜改試驗的特色選題,綜改試驗任務已細化為20項具體改革措施,青島將著力打造國企改革“區域高地”,為全國國資國企改革提供有益借鑒。
抓住“人”這個最關鍵因素,喚起改革的內生動力,青島將通過放大“青島企業家群體現象”激活國資國企改革的“一池春水”。
以點帶面 為全國改革闖出新路
開展區域性綜改試驗,旨在選擇國有經濟基礎較好、改革意愿強烈、改革創新氛圍濃厚的地區,結合實際推行更為靈活、更具創新的改革舉措,努力形成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區域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模式,為全國改革探索經驗、闖出新路。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進一步擴圍提效,將以點帶面推動全國國資國企改革。
2019年7月,經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將上海、深圳作為首批綜改試驗區,同時,選擇沈陽開展國資國企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專項工作。2020年12月,又決定將浙江杭州、湖北武漢、陜西西安、青島四地列為第二批綜改試驗區。同時,為加大對東北地區國資國企改革支持力度,將沈陽改革專項工作提升為由遼寧省委、省政府領導,涵蓋沈陽市域范圍和太平灣合作創新區的綜改試驗。
與同批其他三市“省為主導、市為載體、省市聯動、協同深化”的體制機制不同,青島作為計劃單列市,與第一批試點城市中的上海、深圳兩市相一致,將以市為單位組織開展綜改試驗。
據介紹,青島開展綜改試驗的主線是在體制機制層面創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國企領導人員提出的“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20字要求,探索“堅持政治標準、依法規范治理、培育企業家精神、落實物質利益原則、完善體制機制保障”獨具地方特色的國有企業家隊伍“五位一體化”建設模式,全面激發企業家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以人為核心要素驅動國有企業加速成為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實現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目標。
在國務院國資委改革辦的指導下,我市起草的《青島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上報稿)》已經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市政府第86次常務會議研究審議,今年1月份以青島市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名義提報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目前已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改革辦要求進一步完善,以青島市人民政府名義正式提報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
下一步,青島將以開展綜改試驗作為落實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總抓手和亮點特色,把青島市域各級各類國有企業納入綜改范圍,細化責任分工,完善實施細則,明確綜改試驗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高水平開展好綜改試驗,高質量完成試驗各項任務。
攻關突破 企業家精神是青島的底氣
改革試驗,就是要大膽地“試”、勇敢地“闖”。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國有企業的領導人是不是企業家”存在較大爭議。青島選取國有企業家隊伍建設作為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的攻關突破口,因此受到更高關注度。
在西方經濟學派,企業家的內涵與職能一直在不斷演變。目前各國各界公認的企業家精神本質和內核是創新精神與創業精神。
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前,90%以上的企業都是國有企業。計劃經濟時期,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不具備自主經營國有企業的權利,確實難以被稱之為企業家。但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多數國有企業已經從政府附屬機構、部門轉變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競爭主體,國有企業如同其他類型企業一樣為企業家成長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空間,也對優秀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產生了更大、更緊迫的需求。正因如此,2017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指導意見》正式公布。這是中央首次以專門文件提出了國有企業家概念,第一次提出和肯定了國有企業家的重要地位和貢獻,并明確了國有企業家“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精神內涵。
在青島,品牌企業與企業家精神更是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這也正是青島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選取國有企業家隊伍建設主題的底氣所在。
這一主題符合青島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歷史特點。青島市改革開放以來的最大亮點和特色,就是培育了海爾、海信、青啤、澳柯瑪、雙星等一批國有(集體)品牌企業,涌現出張瑞敏、周厚健等一批優秀企業家,形成了聞名全國的“青島企業家群體現象”。
這一主題有利于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落實國家戰略中的作用。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后,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青島“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賦予青島建設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等一系列國之重任。青島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搞活一座城,先要搞活國有企業、搞活國有企業家。青島開展綜改試驗,就是要全面激發企業家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帶領國有企業在落實國家戰略中發揮“主力軍”“領頭雁”作用。
這一主題抓住“人”這個最關鍵因素,牽住國企改革“牛鼻子”,解決市場化經營機制不完善、企業家價值貢獻與收入不匹配等弊端,以人為核心要素激發微觀主體市場活力,實現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目標。
分解任務 20項措施激發內生動力
青島已擘畫好綜改試驗“藍圖”,下一步將根據一個個目標細化落實到“任務書”“施工圖”。馬衛剛介紹,青島將堅持改革任務項目化、改革項目工程化、改革工程責任化,將綜改試驗任務細化為20項具體改革措施。
圍繞“對黨忠誠、清正廉潔”,堅持政治標準,培育國有企業家隊伍的政治品質。主要采取4項措施,全面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規范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把深入貫徹“兩個一以貫之”作為首要政治責任,把提高經濟效益和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發展第一要務,把社會責任作為國企第一擔當,實現企業家價值、企業利益和社會效益三者綜合效應的最大化。
圍繞“治企有方”,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實施市場化差異化薪酬激勵,完善國有企業家“興企有為”的制度保障。主要采取12項創新改革舉措激發企業家“治企有方、興企有為”內生動力,首先通過探索“兩個不同于”,夯實激發企業家干事創業的體制機制基礎:一是從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體制程序化改革入手,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家成長規律,探索不同于黨政領導干部的國有企業領導人管理模式;二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在混合所有制企業探索實施不同于國有獨資、國有全資公司的治理機制和監管制度,形成多元主體的現代企業治理模式。在此基礎上,落實馬克思主義物質利益原則,在中長期激勵、國有資本收益增量分享、管理層和核心骨干持股改革等方面,結合青島發展實際進行創新突破,特別是對從事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加大創新探索力度,使企業家的價值貢獻與收入所得成正比,最大程度上釋放人才紅利。
圍繞“勇于創新”,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營造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發展環境。主要通過4項改革舉措,完善鼓勵企業家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保障體系。通過完善創新容錯機制,鼓勵企業家敢于創新、勇于創新;通過實施創新驅動人才引領計劃,支持企業家加強關鍵技術攻堅;通過加強國有企業“三支隊伍”建設,培養企業家梯隊;通過完善“三權”權責分立機制,厘清出資人監督權、企業法人財產權、經營管理自主權“三權”邊界,保障企業法人財產權和經營自主權。
綜改試驗城市“各有側重”
在通氣會上,除青島外,上海、深圳、浙江省國資委也就滬、深、杭三地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情況和改革思路進行了介紹。肩負國之重任,如何用改革的突破性進展激活國有企業發展潛能,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綜合競爭力,成為每個綜改試驗城市在探索與追尋中的深度思考。眼下綜改試驗中積累的實踐經驗,也將成為未來帶動全局改革的清晰路徑。
上海:堅持“四化”導向全方位推進
上海堅持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法治化導向推進綜改試驗,全方位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
在集中統一監管方面,推動經營性國資監管全覆蓋。根據市政府授權,上海市國資委對市屬經營性國資履行出資人職責,將實體、金融、體育等經營性領域國資由市國資委直接監管。打造上海國際、上海國盛、上海國投三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完善“金融+運營+投資”國有資本管理體系,構建“1+3+N”國有資本監管架構,推動實體、金融等經營性國資融合發展。
在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方面,以公眾公司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積極推動國有企業上市發展。
在激發國有企業內生動力活力方面,上海注重國企的激勵約束機制建設。在市管國有企業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全覆蓋的基礎上,按照“成熟一家推進一家”原則,在17家企業集團開展職業經理人改革試點。
下一步,上海將繼續深化區域性綜改試驗,聚焦自貿新片區、科創板、長三角一體化等戰略任務以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先導產業,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
深圳:以制度創新為核心
深圳市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錨定“1+4+4”總體框架全方位推進綜改試驗。
深圳咬定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這一總目標,在戰略方面,推動深圳國資從城市型國資向區域型、全國性、國際化國資轉型。
在國資改革層面,在優化布局、轉變職能、完善監管、國企黨建上實現“四個先行示范”。推動77.8%的國有資本集聚到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為主體、以金融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領域。同時加快推進資產證券化,近兩年新增上市公司8家,資產證券化率達58.8%。
在國企改革層面,打通產權改革、公司治理、選人用人、激勵約束“四個關鍵環節”。重點推進商業類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創新開展管理層和核心骨干持股。構建公司治理“1+N”制度體系,指導企業建立內部董事、專職外部董事和兼職外部董事科學搭配、專業互補的規范董事會。激勵約束機制改革突出“考核剛性”。強化“業績升薪酬升、業績降薪酬降”導向,系統推出業績考核、薪酬分配、長效激勵系列改革舉措,同一企業同職級薪酬差異高達50%,對25名經理層成員實行剛性退出。
浙江杭州:落實數字化改革要求
杭州市將積極落實數字化改革要求,一體化、全方位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改革的特色亮點主要體現在五個突出:一是突出杭州區域內省市國資國企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戰略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突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優化股權結構、員工持股、監督評價及轉換經營機制、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三是突出實施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構建智慧國資監管體系、建立數據共享合作機制。四是突出區域內全方位協同合作,積極構建央地合作、多級聯動模式,開放式推進資本有效融合,積極爭取國家區域綜改基金落戶杭州。五是突出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制定實施黨建30條,開展清廉國企“八大行動”,創新制訂人才新政。(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