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31訊 看著如今已經8斤的兒子希希(化名),張先生(化名)夫婦依然覺得像在夢里一樣,無法將他與77天前僅有巴掌大的嬰兒聯系在一起。近日,張先生夫婦來到市婦兒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將5面錦旗送給曾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表達感激之情。

時間回到2020年12月的一天凌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值班人員接到分娩區的緊急電話:“有一名27+2周的高危孕產婦即將臨產,速來會診!”接到電話后,NICU高年資醫師立刻前往分娩區。凌晨6點多,體重僅有1kg的希希出生了。因為胎齡太小,希希出生后便呼吸微弱、全身青紫,生命垂危。早已準備在旁的NICU醫生立即進行生命早期的復蘇救治,復蘇囊正壓通氣、氣管插管、保暖……經過一番搶救后,希希的面色終于紅潤了起來,血氧飽和度也恢復了正常,此時,新生兒監護室早已做好接收患兒準備,遠紅外輻射搶救單元、高頻呼吸機、心電監護儀、搶救車等搶救設施均已到位,在醫護人員的護送下希希順利收入NICU進行救治,通過了他的“第一關”。
經過詳細的檢查,因為嚴重宮內感染,希希出現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臟病、凝血功能障礙、低蛋白血癥等癥狀。雖然闖過人生第一關,但想要康復,前面的“攔路虎”依然眾多。
NICU醫護團隊針對患兒癥狀立刻進行強有力的抗感染治療;通過氣管插管給患兒補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質改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改善呼吸衰竭;強心利尿限制液體的循環治療、補充相應血制品的替代治療,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使患兒癥狀得以改善,希希病情趨于穩定,通過了他的“第二關”。

考慮患兒體重小,需長期靜脈用藥,建立靜脈通路勢在必行,針對希希超未成熟兒(胎齡小于28周)及極低出生體重兒(體重小于1000g)的情況,NICU醫護團隊建立臍靜脈置管、PICC置管及深靜脈置管的序貫性靜脈通路留置,保護了他細小脆弱的血管,減少因反復針刺帶來的痛苦。
出生后第一周,希希在未開奶的情況下出現了明顯的腹脹及氧和波動,患兒存在腹腔積液及腸穿孔,必須馬上行急癥手術!對于生后僅有2斤的超未成熟兒,這是一個對麻醉及外科醫生都極具挑戰的手術,外科醫生必須快速找到穿孔的位置,進行清理及造瘺,手術時間越短,患兒發生心臟驟停的幾率就越小,這是個和時間賽跑的過程。
為防止術中發生意外,NICU的主管醫生全程陪同,做好意外發生時的搶救工作準備,手術在新生兒外科、麻醉科等多學科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希希通過了他的“第三關”。
之后的治療過程中,希希經歷了呼吸衰竭、腸穿孔手術、宮內感染、重癥肺發育不良、早產兒視網膜病、腹股溝斜疝、宮外發育遲緩等重重關卡,終于開始慢慢撤離呼吸機。為了能讓希希早點出院和父母團聚,NICU護理團隊針對希希的情況制定了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希希吃奶沒有力氣,每天護士阿姨給他進行溫柔的口腔干預按摩,眼看著希希吃奶多了小臉圓潤起來;為了促進希希神經系統的發育,每天的全身撫觸按摩是必不可少的護理操作;希希太小洗澡對他來說耐受不了,護士阿姨采取定期給希希做油浴SPA和定向部位擦浴,這樣希希就可以干干凈凈、舒舒服服的……
在醫護治療組的綜合救治及精細化管理下,經過77天的多學科(MDT)聯合救治,希希終于順利出院,回到父母的懷抱中。如今希希的體重已達8斤,今后將與其他孩子一樣茁壯生長。(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