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31日 位于芝泉路6號的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青山環繞,花木叢生。3月30日上午9時,在象征著革命先烈豐功偉績的“山河魂”群雕前,百余名來自社會各界的黨員群眾和在校學生低頭致哀,聆聽由講解員講述的先烈故事。
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館長楊波介紹,根據往年經驗和今年的實際情況,自3月26日至4月7日,紀念館將迎來社會各界瞻仰紀念的“小高峰”。僅3月30日當天,革命烈士紀念館就接受了33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預約,截至3月30日,不到一周的時間里,紀念館已經接待了2萬余人次前來祭掃。除了團體預約,還有許多市民自發前來祭掃。
為做好2021清明節烈士祭掃服務保障工作,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采取電話預約和現場預約等方式接待前來參觀祭掃的市民,其中,團體參觀可通過電話進行預約,個人可通過掃碼現場預約進館。紀念館還依托“中華英烈網”“山東英烈網”“青島英烈網”,開展網上“云祭掃”活動,拓展擴充網上祭掃渠道,引導足不出戶祭奠親人、緬懷英烈。“目前,我們按疫情防控要求,采取分時分批接待的方式,每天設置8個場次,每場約300人。接下來,還將根據人流量適當調整場次和接待人數。”楊波說。
市北公安分局在清明來臨之際組織公安干警、新入警民警和部分派出所到革命烈士紀念館追思先烈。多年來,市北分局先后涌現了紀卿亭、王克述、潘行良、馬鶴芳、王鑫等為守護島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壯烈犧牲的公安民警。市北分局宣傳科科長王斌表示,作為新時代公安干警,要結合正在深入開展的公安隊伍教育整頓工作,深入學習英烈事跡,進一步弘揚革命烈士的精神,在嚴打整治攻勢“雷霆11號”行動中,進一步加強對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為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持續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市北公安分局民警向烈士敬獻鮮花。

市北公安分局民警向烈士敬獻鮮花。
青島四方小學手球隊的隊員們也在學校的組織下到紀念館懷念祭掃。大隊輔導員張正嬪介紹,在校期間,學校經常通過開學教育、手抄報、戲劇等形式開展黨史教育,組織手球隊隊員參加祭掃活動,是為了通過烈士的事跡,進一步激發他們拼搏向上的精神,希望孩子們能夠將這種精神帶入到學習、生活和比賽中去。六年級學生劉宗曉說:“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運動員,希望能像革命先烈一樣為國家作出貢獻。”

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向烈士敬獻鮮花。
在祭掃的隊伍中,還有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市南區新湛路幼兒園的姚佳宜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親手制作了一朵小白花。“老師說過,這朵小花是要獻給革命烈士的。”姚佳宜說。“在展館里我看到了解放軍叔叔用過的物品,我也要向他們學習,為祖國作貢獻。”新湛路幼兒園帶隊老師介紹,平時,幼兒園會采取幼兒容易接受的方式為小朋友介紹王二小、潘冬子等小戰士的故事,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方式讓紅色基因在孩子心中傳承。

公安民警、幼兒園學生等向烈士默哀。
此外,為做好來館祭掃烈屬的服務保障,革命烈士紀念館還采取“一個專人對接、打一次電話、留下一個聯系方式、代獻一支鮮花”等服務。清明節期間,組織工作人員為烈士敬獻鮮花、擦拭墓碑,對有祭掃需求的烈士親屬,通過代祭掃等溫馨服務方式,最大化滿足烈士親屬的祭掃需求。
在烈士英名碑處,記者見到了烈士王柏坪的女兒王漪照和她的兒子,已經75歲的王漪照每年都會到紀念館祭掃。據了解,王柏坪烈士于1924年參加工作,曾以中學教師的身份在青島進行地下工作。1949年5月,王柏坪烈士因活動暴露被捕,后被敵人殺害,此時距青島解放只有不到十天。“我1981年從青海支邊回來,此后每年都會來祭奠父親。”王漪照說。“每次過來,不僅是祭奠我的父親,也是和大家一起祭奠其他為國家犧牲的烈士。看到有這么多人來祭奠烈士,我的心情非常激動,現在是中國最好的時代,這樣的好時代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為我們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藺君妍)
實習編輯:杜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