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嶗山城陽:協助幫扶地區脫貧摘帽
嶗山助力甘肅省隴南市禮縣、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脫貧摘帽,城陽助力甘肅省隴南市成縣、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成功脫貧
全國一盤棋,決勝在合力。嶗山區、城陽區雖然自身貧困人口相對少一些,但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同樣盡銳出戰,在對內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提升的同時,兩區全力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協助幫扶地區取得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記者從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發布會——“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主題發布會第4場獲悉,嶗山助力甘肅省隴南市禮縣、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脫貧摘帽,城陽助力甘肅省隴南市成縣、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成功脫貧。
嶗山引導企業在協作地投資14.8億元
嶗山區共有12個貧困薄弱社區,通過實施扶貧項目和農村社區聯動發展,目前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10萬元以上。嶗山區政府副區長徐志向介紹,近年來嶗山區累計投入約37億元,農村人居環境基礎條件和環境承載能力大幅改善。
東西部協作扶貧方面,嶗山區先后出臺嶗山區做好東西部協作工作實施意見、嶗山區幫扶禮縣、普定縣年度工作方案等文件,集各方智慧參與到扶貧協作中,以機制推進形成了幫扶的強大合力。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根據協作地產業發展導向,嶗山區協助引進新希望六和、魯黔農牧科技等項目,促進協作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五年來,嶗山區引導企業在協作地總投資達14.8億元,幫助通過就業、原材料收購等方式受益貧困人口7000余人。此外,嶗山區創新消費扶貧新模式,銷售協作地農特產品累計1.66億元。
凝聚各方力量,深化幫扶領域。2017年以來,嶗山區累計向協作地提供財政幫扶資金7774萬元,用于建設基礎設施、整治人居環境、改善教學醫療條件等項目,涉及受益貧困人口4萬余人。深化勞務協作方面,嶗山區在協作地召開招聘會40余場,提供就業崗位3.6萬個,幫助吸納協作地區貧困人口208人來青工作就業。
城陽產業園區帶動就業9000余人
城陽區兩個省定貧困社區、14個市定經濟薄弱社區已分別于2016年、2017年實現脫貧退出。近年來,城陽區組織經濟強村、強企和行業部門三方聯合,幫助定規劃、籌資金、上項目,區財政每年投入扶持資金助力增收,社區集體經濟更加壯大。城陽區政府副區長李守林介紹,截至2020年底,全區98%的農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收入)超過百萬元。
對內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城陽區把抓好東西部協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著力打造產業共贏、平臺共享、情感共融的“嵌入式”扶貧協作新模式,資金、產業、項目、人才紛紛落地協作地區,兩地互融共贏局面不斷鞏固。
城陽區抓住產業合作這個牛鼻子,精準對接協作地資源稟賦、發展需求,采用市場化辦法,引導企業資本投向協作地區,在成縣和關嶺縣建設了城陽產業園區,開工建設及投入使用項目12個,完成實際投資10.26億元,累計帶動貧困就業及利益聯結9000余人。城陽區把社會參與作為消費協作的有效途徑,2018年以來,消費協作額累計1.75億元,消費協作成效明顯。
扶貧協作,帶來了城陽區與協作地的互動交融,各個層面的文化交流已成為常態。在城陽區主辦的青島世界韓商合作大會、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等重要節會上,都開辟了協作地專場,在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中,也為協作地留出專門位置,向國內外推介協作地。近年來,城陽區深入實施了“陽光城陽”建設,成縣則借鑒城陽區做法,實施“陽光成縣”建設,收到良好成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凱)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