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3月29日發表題為《美國必須支付欠下的聯合國會費》的文章,作者為美國前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前副國務卿約翰·內格羅蓬特和前副國務卿托馬斯·皮克林,文章稱,美國外交政策中還有一個關鍵部分沒有得到解決:支付美國應該給聯合國維和預算繳納的經費。這筆款項已經拖欠了四年,總額超過10億美元。美國要找回在世界舞臺上的信譽與道德權威,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支付所欠的聯合國會費。全文摘編如下:
很少有哪屆政府要如此迅速地采取大刀闊斧的行動來恢復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領導地位。拜登重新加入了世界衛生組織和巴黎氣候協定,取消了針對一些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的入境禁令,延長了與俄羅斯之間一項關系到核穩定的條約……在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四年后,美國正開始呈現出盟友所認可的樣子。
然而,美國外交政策中還有一個關鍵部分沒有得到解決:支付美國應該給聯合國維和預算繳納的經費。這筆款項已經拖欠了四年,總額超過10億美元。
我們過去也曾面臨這樣的局面。1999年,由于支付的費用不足,美國在聯合國大會的投票權面臨威脅。當時,聯合國正在就科索沃及整個非洲問題與美國展開密切合作,這些地區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目標至關重要。與此同時,美國的信譽卻岌岌可危。它一方面倡導強有力的多邊行動,另一方面卻拒絕繳納支持這類行動的會費,這看上去顯得虛偽。
2021年,世界所面臨的挑戰從規模和復雜程度上都大于以往。致命的新冠大流行已導致250多萬人死亡。全球經濟遭遇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在這種不穩定的背景下,中國強化了自己的全球形象。它利用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按照自己的概念塑造世界。
在特朗普政府調低了美國在聯合國的參與度后,中國加緊行動,在15個聯合國機構中的4個機構發揮了領導作用。中國目前是聯合國維和部隊十大出兵國之一,也是僅次于美國的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
美國總統拜登在首次發表外交政策演說時承認了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所帶來的挑戰。
拜登政府會在民主、人權和法治的基礎上,給世界帶來一個與中國截然不同的愿景。然而,如果美國繼續充當聯合國“最大債務國”的角色,而中國則全額履行了在聯合國負有的義務,這無助于美國實現自己的目標。
這也不會提高美國在維和部隊主要出兵國當中的聲望。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塞俄比亞在內的這些國家沒有因派出維和人員和提供裝備而得到充分補償。
美國要找回在世界舞臺上的信譽與道德權威,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支付所欠的聯合國會費。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