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日訊 滿目繁花,一路春光,三月的鐵山街道楊家山里片區成為了花的海洋。近日,記者驅車來到楊家山里片區,這里的櫻桃花已經盛開,粉的似霞,白的如雪,微風一起,花瓣飄落似是下起花瓣雨,美不勝收。走進楊家山里片區,特色美味的農家宴火爆異常,新建的民宿靜候客人的光臨,蜿蜒的山里公路將楊家山里片區的美景串起來……近年來,鐵山街道持續完善楊家山里配套設施,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這一片紅色革命熱土正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迸發出更強大的活力。
賞花客絡繹不絕
農家宴一桌難求
離開市區,沿著341國道向西北方向駛去,沿途的櫻桃花一簇簇鋪滿山野,放眼望去,猶如大團云朵飄落山里,美麗異常。“老板,我們定的包間上菜吧。”“好來!”上午十一時,黃泥巷村里的老區農家宴又開始忙碌起來,老板楊建森一邊收拾食材,一邊招呼客人。“今天中午客滿了,現在櫻桃花開了,到我們這賞花的游客絡繹不絕,周末的時候人更多,像我們這邊的預訂一般都要提前四五天。”楊建森告訴記者,隨著楊家山里片區旅游旺季的到來,自己家的農家宴生意也開始火爆起來。去年,他把隔壁的三間民房租了下來,重新裝修了,擴大店面后的老區農家宴仍是一桌難求。“兩邊加起來,大約能有二十桌左右,基本都是客滿的狀態。”楊建森打開地鍋,里邊煮的地瓜和蒸的饅頭,臺面上,各種應季蔬菜琳瑯滿目,“大家都是奔著特色農家產品過來的,很多都是老客戶,年年來。”
在老區農家宴的后面,一座兩層高的新式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青島融源楊家山里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的山里原宿項目。“這是我們項目的其中一處民宿,分為上下兩層,樓上是兩個臥室,下邊是廚房和會議室,家庭聚會或者公司團建都非常適合。”青島融源楊家山里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楊園園告訴記者,民宿計劃于今年的四月底五月初正式對外開放,“像這樣的民宿,在黃泥巷還有兩處,上溝的五處民宿也在建設中,墩上的游客驛站項目也在施工建設中,以后大家來到楊家山里,就能住下來,好好享受這里的美景美食。”楊園園說道。
農技專家來授課
打造櫻桃產業鏈
據了解,楊家山里自明朝起就有廣泛種植櫻桃的傳統,是遠近聞名的櫻桃之鄉,種植面積2800多畝,獨特的山水環境孕育了楊家山里櫻桃色艷果香、肉厚汁甜的特點,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8屆櫻桃采摘節,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從現在來看,今年櫻桃又是一個豐收年。”正在地里查看櫻桃樹的上溝村村民楊仕民告訴記者,在過去,鄉親們種植櫻桃大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缺少系統科學的技術指導。“上個月,街道組織我們櫻桃種植戶開展培訓活動,專家們走進田間地頭,為我們解疑答惑,對我們幫助很大。”楊仕民所說的櫻桃種植培訓班是鐵山街道邀請青島市農技推廣中心兩位專家來到楊家山里,在田間地頭開設的“櫻桃課堂”培訓班。
據了解,鐵山街道在培訓前通過座談會、調查問卷等形式,系統梳理櫻桃種植過程中的問題和難點,形成“花多果少”“倒春寒應對”“果蠅防治”等12個問題清單,提前反饋給專家,確保本次培訓“精準把脈”“靶向治療”,讓農戶懷著問題來、帶著答案走。同時,為擴大培訓的受眾面,培訓現場全程錄像,培訓內容上傳云平臺,方便一些未到場的農戶在線學習,培訓結束后農戶們與專家建立了微信群,形成了櫻桃種植技術交流共享長效機制,最大程度發揮培訓的價值。街道還緊緊圍繞櫻桃產業做文章,專門成立櫻桃產業鏈黨支部,充分利用楊家山里的各
種資源要素,建立起櫻桃全產業鏈,將“小櫻桃”做成“大產業”,擦靚楊家山里“櫻桃之鄉”名片,讓這個獨特的名片成為老百姓的錢袋子和福袋子。
村莊連片變景區
走出振興新路徑
在黃泥巷村的村口,一條新建的山里公路將楊家山里片區的7個村莊與鄰近的后石溝村串聯了起來,公路繞村而建,不僅大大緩解了旅游旺季山里片區的交通壓力,也讓片區的發展真正地走上了快車道。鐵山街道將山里的7個村莊與鄰近的后石溝村進行一體規劃,按照打造景區的理念建設。這里將打造三個核心區:以上溝、墩上、黃泥巷三村為核心區,主打“原山原水原生態、原汁原味原生活”;以東南崖村為核心區建設楊家山里紅色教育基地;以后石溝村為核心區建設鄉村影視基地。按照景區理念建設片區,由“美麗村莊”邁向更高起點的“景區村莊”,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推進區域業態、設施、管理、服務全面升級,培育旅游產業新的增長極,實現田園景區化、景村一體化、旅游全域化。
近年來,鐵山街道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獨特的自然稟賦,充分挖掘歷史和紅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鄉村振興“六化”并舉,實施“片區化規劃、景區化建設、生態化提升、文旅化融合、產業化聯動、黨建化聚力”,逐步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路徑。(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梁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