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8日訊 參觀國內領先的水聲實驗室、半消聲實驗室,感受激光照明等光電技術的前沿應用,親手操作無人機、無人駕駛、3D打印設備……8月25日至27日,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部聯合轄區內三家中科系科研院所,共同舉辦2020年中科院高端研發機構開放日活動。三家院所開放科研科普設施,全面展示科技創新成就,傳播科學思想和知識,讓公眾近距離感受科技的無限魅力,給參與者帶來一場科技創新的盛宴。
青島光電院:揭開光電技術神秘面紗
“激光照明技術應用廣泛,相比傳統燈光能量更集中……”伴隨志愿者的細致講解,在青島市光電工程技術研究院的集成電路與光電技術成果展廳,一群年輕的參觀者正陶醉在科技的世界里。展廳共設置了七個版塊,分別展示了中國科學院集成電路創新研究院青島產業研究院、激光照明、北斗導航、光譜成像、微光探測、健康電子和激光三維場景重建系統。每個版塊既有文字展示屏,又有科技成品呈現。
在激光三維場景重建系統區域,高速旋轉的葉片展現出一幅幅3D畫面,吸引了參觀者的注意。據了解,該激光三維場景重建系統是基于5G、互聯網,將大量數據與高品質影像相融合,利用后處理等技術手段,實現三維實景展示,為城市建設、城市管理提供便利。目前,青島市光電工程技術研究院正運用該系統進行青島高新區的云端共享場景建模構建,通過實景建模可根據社會需求,提升為民新體驗,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聲學所北海站:聲學應用并不遙遠
在聲學所北海分站,觀海新聞記者探秘神秘的水聲實驗室、空氣聲實驗室等實驗平臺。走進水聲實驗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搭載了水聲測試系統的全消聲水池。水池搭建了完整的水聲換能器研發平臺,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而在半消聲實驗室,眾人被內部特殊的結構設計所吸引。五個墻面裝有藍白相間的消聲尖劈,能幾乎全部吸收入射到它表面的聲音,可對家電行業、電聲、汽車產品等的聲學性能進行精確的測試。
“走進實驗室大家可能感覺跟平時不太一樣,這是因為日常環境充滿各種噪音,而這個實驗室本底噪音只有6分貝,所以大家會感覺周圍特別的安靜。”聲學所北海站工程師韓西明細致地像大家介紹,聲學測試時,工程師會在實驗室中間的半球體上布放多個傳感器,接收測試樣品的聲音,并轉換為電信號傳送到聲音處理設備上,從而對其聲學性能進行測試。
除了半消聲實驗室,其他空氣聲學實驗室也讓參觀者產生了濃厚興趣。管道消聲實驗室配有自風量調節設備和音響設施,可以模擬管道通風運行時的噪音情況;隔聲及撞擊實驗室主要是針對隔音裝備或材料的性能進行研發測試,主要用在裝飾材料、門窗等家用建材類產品研發上……通過講解,參觀者將看似高深的聲學原理與日常生產生活聯系到了一起,加深了對前沿科技的理解。
青島智能院:人工智能 未來已來
在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一場精彩的人工智能啟蒙活動開始了。利用智能院自主研發的E星球生存計劃智能結構套件,孩子們搭建出發射器裝置,對準紙杯發射橡皮筋,隨著不停按鍵,電機轉動帶動齒輪,砰地一聲紙杯應聲而倒。隨后,老師講解了相關的編程、主板、控制結構等一系列知識,讓孩子們恍然大悟。
“通過這次開放日活動,希望激發孩子們的創新思維,培養對于人工智能的興趣,并讓學生自己負起責任承擔壓力,便于在真實場景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智慧教育所工作人員介紹。
此次開放日,青島智能院設置了無人機體驗區、無人駕駛體驗區、VR體驗區、3D打印體驗區、機器人體驗區和物聯網體驗區,集中展示一批科技創新產品、宣傳創新文化,設置豐富的互動體驗活動,促進公眾理解科學、參與創新。
“平時工作忙,也很難有這樣的機會。活動讓孩子們了解看似高大上的人工智能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孩子們對這些科技產品非常感興趣,我也受益匪淺。希望青島高新區多多舉辦類似活動,給孩子們一個接觸科學的平臺。”參與活動的一位家長說。
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中科院高端研發機構開放日是本年度科技創新周的亮點,使公眾近距離體驗科技成果,進一步傳播科技知識,發揮科技力量。下一步,青島高新區將以提升園區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著力引導科研院所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成果轉化能力,探索長效穩定的產學研結合機制,促進科技創新工作再上新臺階。(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濤 通訊員 劉裕)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