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3日訊 3日上午8:58,隨著最后一架飛機返抵流亭機場,此次增雨飛行任務圓滿完成。記者從市人影辦獲悉,針對2-3日有利降水天氣過程,我市成功開展3架次飛機增雨作業和較大規模地面火箭增雨作業,為此次“天降甘霖”催播種子,有效助力了清明森林防火工作。

2日11:13,我市增雨飛機空中國王C90準時升空,在全市范圍內經過2小時穿云播雨返回流亭機場。經過充分準備工作,18:50增雨飛機再次騰空,成功實施播撒作業后,于21:26落地。
根據機場和天氣條件,3日早晨6時許,飛機再度起飛開展增雨作業,并于8:58返抵流亭機場,圓滿完成了增雨飛行任務。此次過程共飛行作業6小時32分鐘,燃播機載碘化銀焰條60根。據悉,這是今年以來,我市首次實施飛機人工增雨作業。
此外,市人影辦組織西海岸新區、城陽、膠州、萊西11個作業點開展地面火箭增雨作業15輪次,共發射增雨火箭彈38枚。
此次人工增雨有效降低了我市森林火險等級,緩解了清明期間森林防火壓力,同時對于改善空氣質量、增加土壤墑情、保護生態環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根據市氣象臺發布的降水量報告(毫米):4月1日21時至3日6時,全市平均降水量14.6,最大點嶗山區華嚴寺42.3;各區市平均降水量分別為:平度19.6,萊西19.1,嶗山15.4,膠州14.0,即墨12.2,市區11.7,西海岸8.2,城陽8.2。今年以來全市累計降水量76.8,比去年同期少3.8,比歷年同期多36.8。(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通訊員 姚菡)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