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3日訊 青島日報1月27日刊發《出門“吃土”苦了居民》,報道城陽區流亭街道西女姑山社區道路施工后用磚塊臨時回填,卻被大貨車碾壓得坑洼不平,致使道路難行、揚塵四起。近日,記者回訪發現該回填道路仍未硬化,路面坑洼的情況更加嚴重。

臨時回填的磚路面被碾碎。
4月2日,記者由青蘭高速仙山支路橋下沿西女姑山社區路一路向西到怡海路。這段不到1公里的路,半幅仍為臨時回填的地磚路。只見該路段多處地磚被碾碎、路面不同程度下沉或隆起,比今年1月份記者在此采訪時看到的情形更加糟糕。

路面坑洼不平。
記者了解到,為解決白沙灣南片區供熱問題,城陽區在西女姑山道路鋪設供熱管線。2020年底施工結束后,恰逢極寒天氣,無法進行路面恢復施工。為方便居民出行,暫用地磚對路面進行臨時鋪墊。但臨時回填的道路不抗壓,再加上大車頻繁碾壓,致使臨時回填的路面坑洼不平。

回填的地磚高低不平。
1月27日,青島日報刊發《出門“吃土”苦了居民》,反映西女姑山社區回填的路面坑洼難行的問題。在2月3日的《部門回音》中,城陽區相關部門表示,計劃3月份氣溫回升后,進行瀝青鋪設,恢復路面。針對道路坑洼不平問題,城陽區安排施工單位對損壞的路面進行局部修補,保障車輛通行安全。
“說好了3月份對道路硬化,現在都4月份了卻沒有動靜。說好的對損壞的路面進行局部修補,可實際情況是坑洼路面沒有改善。”西女姑山社區一名居民表示,這條路是西女姑山社區的主要道路,希望相關部門盡快協調道路硬化。(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