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4日訊 日前,位于青島市即墨區的一家建設單位向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咨詢辦理環評手續,該企業占地100畝,總投資約2億元,建設標準廠房10棟,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主要引進汽車配件制造企業,目前已簽約項目6個,均為從事汽車配件加工、機械加工的小微企業。

按照以往環評審批要求,每個建設項目均需要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為落實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進一步深化環評“放管服”改革的若干意見》精神,優化小微企業項目環評審批,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積極探索,加強環評政策咨詢服務,主動向企業宣傳小微企業可實施環評打捆審批的政策,對同一建設單位的多個同類建設項目等情形的,打捆編制環評并承擔建設項目生態環境主體責任,對符合要求的打捆環評項目,生態環境部門按照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程序規定進行審批。
“這樣可降低我們的環評成本,簡化環評手續辦理,對小微企業是極大利好?!?該企業負責人得知這一環評新舉措后,當場表示將積極參與申請打捆環評審批。
為順利推進該項目打捆環評審批改革試點工作,近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環評處會同即墨分局對該項目進行現場調研幫扶指導。在聽取企業負責人關于項目情況介紹后,環評處相關負責人圍繞環評文件編制、主體責任單位認定、環保設施共享、環保管家服務等方面與企業和環評編制單位進行了深入交流,對打捆環評審批辦理工作應注意和把握的關鍵問題提出了指導意見。

環評制度作為約束項目與規劃環境準入的法制保障,是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今年以來,山東省持續加大環評簡政放權力度,其中建設項目環評省級審批權限除跨市的項目外均予以下放,實現了應放盡放、減無可減、放無可放,是全國下放力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指導即墨分局盡快推動該項目打捆環評審批試點工作,使改革政策紅利及早落地,同時,將加快研究全市開展優化小微企業項目環評審批服務相關政策,提升環評政策服務水平,進一步減輕小微企業負擔,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 帥 通訊員 薛建濤 畢沛業)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