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7日訊 4月9日,“我陪恐龍數年紀——神奇的古生物鐘科普特展”將在青島貝殼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以恐龍、珊瑚、海百合、鸚鵡螺、熱河龜等典型的古生物鐘化石為展品,揭示它們在地球環境變化中的神奇見證。

展覽由青島貝殼博物館與北京北大寶石鑒定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提供展品和學術支持,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7月9日。主辦方介紹,在很多門類的化石的表壁上,有類似樹木“年輪”的痕跡,記錄著它們當時的生長信息,可以被科學家用來當作地質時期的“計時器”。這些記錄著包括地球自轉速率變化、古氣候變遷、大陸漂移等遠古信息的古生物化石都是地質時代的見證物,即古生物鐘。

目前,展覽已經布置完成。走進青島貝殼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沙灘T臺上陳列的七種恐龍標本,這些來自中生代侏羅紀至白堊紀時期的恐龍標本足以給所有參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在這里,大家能看到最熟悉的恐龍明星——咬合力驚人的霸王龍頭骨、跑得最快的似鳥龍,以及“海上樹輪”珊瑚化石、“大地史書”元古宙早期疊層石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科學意義的標本。

為增加互動性,青島貝殼博物館還增加了更多可觸可感的環節:跟“霸王龍頭骨”比大小,跟“鄂托克龍股骨”比身高,“化石發燒友”還能親自上手從巖石中清理出一塊完整的化石……

為了把豐富的博物館資源有效轉化為中小學教育教學資源,接下來,貝殼博物館將面向全市中小學及社會各界繼續推出系列科普研學服務,打造“小貝殼大世界”巡展、“貝精彩課堂”等科普品牌,開發系列科普實踐課程等,線下展廳和線上平臺相結合,更好地實現科學普及的社會服務和教育職能。
本次特展恰逢青島貝殼博物館六周歲生日,而新館東方貝殼文化博覽園也將在年底竣工。(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責任編輯:王鳳一